暴殄
詞典解釋
(1).滅絕,殘害。 唐 白居易 《養(yǎng)動(dòng)植之物策》:“以有時(shí)有限,奉無極之欲,而法制不生其間,則必物暴殄而財(cái)乏用矣。” 金 王若虛 《哀雁詞》:“其賦形稟氣同得于天,故亦未嘗不苦則慘而樂則舒,惡夭閼而重生全,奈何暴殄不恤,以為當(dāng)然。” 郭沫若 《論詩三札》二:“你何苦要那樣地暴殄,要使它無形中消滅了呢?”參見“ 暴殄天物 ”。
(2).任意浪費(fèi)、糟蹋。 唐 韓偓 《再思》詩:“暴殄由來是片時(shí),無人向此略遲疑?!?明 鄭若庸 《玉玦記·改名》:“寄語富兒休暴殄,儉如良藥可醫(yī)貧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十:“向例宮中多用金銀絲索緝成荷包,后以為暴殄?!?/p>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- 比之少陵豪,望我何太全——— 梅堯臣依韻和表臣見贈(zèng)
- 甲第驅(qū)車入,良宵秉燭游。——— 李嶠餞駱?biāo)亩?/a>
- 桃徑共無言,整冠防未然——— 丁謂李
- 粉籜斑文簟,云腴紫筍芽——— 楊億從叔郎中知潭州
- 雨師久退藏,風(fēng)伯恣吹鼓——— 陳造苦旱六首
- 開士誅茅五老峰,手植匡山百萬松——— 康有為夜宿海會(huì)寺贈(zèng)至善上人
- 徑荒空道菊猶存,豈不懷歸病苦昏——— 趙蕃過鄰家看菊乞之以歸
- 綠蔭涼過傘,黃泥曬作埃——— 楊萬里方虛日斜再行宿烏山二首
- 刬地東風(fēng)欺客夢(mèng),一枕云屏寒怯——— 辛棄疾念奴嬌·書東流村壁
- 春風(fēng)樓上望,誰見淚痕多——— 令狐楚春閨思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