避地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避墬 ”。1.謂遷地以避災禍。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 始皇 之末, 班壹 避墬於 樓煩 ,致馬牛羊數(shù)千羣?!?b>《漢書·敘傳上》:“﹝ 班彪 ﹞知 隗囂 終不寤,乃避墬於 河西 。” 顏師古 注:“墬,古地字。”《后漢書·東夷傳·濊》:“ 漢 初大亂, 燕 、 齊 、 趙 人往避地者數(shù)萬口?!?晉 張華 《博物志》卷六:“初, 粲 與族兄 凱 避地 荊州 ,依 劉表 。” 宋 文天祥 《指南后錄·東海集序》:“自喪亂后,友人挈家避地。” 清 姚椿 《<喬處士遺集>序》:“嘗避地至吾郡,交幾社諸人。”
(2).猶言避世隱居。《后漢書·郅惲傳》:“﹝ 郅惲 ﹞后坐事左轉 芒 長,又免歸,避地教授,著書八篇?!?李賢 注:“避地,謂隱遁也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漸江水》:“山中有三精舍,高薨凌虛,垂簷帶空。俯眺平林,煙香在下,水陸寧晏,足為避地之鄉(xiāng)矣!” 明 徐枋 《送笻在師游越》詩:“此行非避地,乘興獨相求?!?/p>
- 二蘇三賦在,一覽病應休——— 楊萬里和王才臣再病二首
- 閑伴春風有時歇,豈能長在玉階陰——— 梅堯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三
- 況是蒼茫外,殘陽照最多。——— 司空曙望水
- 窮鬼乘吾拙,錢神挾汝驕——— 劉翼書情
- 此日相逢此,勝如三笑傳——— 陳著借書證在寧寺僧仁澤
- 因題踏莎行於壁雪暗山明,溪深花藻——— 盧摯踏莎行 堯山堂外紀記其本事云,杜妙隆、金
- 爐香深內殿,山色明前除。——— 楊巨源和盧諫議朝回書情即事寄兩省閣老,
- 二秋葉神媛,七夕望仙妃。——— 任希古和長孫秘監(jiān)七夕
- 芽新火活善調湯,種類雖殊俱雋永——— 樓鑰次韻黃文叔正言送日鑄茶
- 小鬼傍觀失笑,且從他、殘喘胡騁——— 馬鈺滿庭芳 破迷
- 10乖乖圖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