剝啄
詞典解釋
亦作“剝琢”。1.象聲詞。敲門或下棋聲。 宋 蘇軾 《次韻趙令鑠惠酒》:“門前聽剝啄,烹魚得尺素?!?清 錢謙益 《觀棋絕句》之六:“疎簾清簟 楚 江秋,剝啄叢殘局未收。” 清 阮升基 《修宜興縣舊志》:“是日宿戚 袁氏 家,聞剝琢聲,出視無(wú)所見?!?/p>
(2).可重迭使用。 唐 韓愈 《剝啄行》:“剝剝啄啄,有客至門?!?/p>
亦作“剝琢”。1.叩擊,敲打。 唐 高適 《重陽(yáng)》詩(shī):“豈有白衣來(lái)剝啄,亦從烏帽自欹斜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汪越》:“向山西行七八里,果見叢樹中,有茅屋數(shù)椽,門懸韋箔,繞以笆籬。方將剝啄,而老人已扶笻出。”
(2).謂用喙刮啄。 郭沫若 《山中雜記·菩提樹下》:“雞雛啾啾地在她腳下爭(zhēng)食,互相擠擁,互相踐踏,互相剝啄著?!?/p>
- 新妝步搖未穩(wěn),捧心嬌、乍入館娃宮。——— 陳允平木蘭花慢
- 少年妄有意,與世扶危顛——— 方回西齋秋感二十首
- 郭生此畫出自古心胸,亦如工部百世詩(shī)中龍——— 方回題郭熙雪晴松石平遠(yuǎn)圖為張季野作是日同讀杜
- 振衣上千仞,頓覺天地寬——— 于石訪葉靈淵
- 朝光出東崗,秋曉氣耿耿——— 張耒晨興
- 澤國(guó)又秋晚,天際有飛鴻——— 韓元吉水調(diào)歌頭(雨花臺(tái))
- 庭木已衰空月亮,城砧自急對(duì)霜繁——— 李益奉酬崔員外副使《攜琴宿使院》見示
- 問(wèn)岳陽(yáng)三度後,看塵世幾番棋。——— 陳德武西江月
- 組繡呈纖巧。——— 晏殊連理枝
- 不知此物何時(shí)了,待看臨流自在狂——— 鄭樵題夾漈草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