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辜
詞典解釋
(1).無罪。《墨子·非攻上》:“至殺不辜人也,扦其衣裘、取戈劍者,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,取人馬牛。”《呂氏春秋·聽言》:“誅不辜之民以求利?!薄?a href="/hycd/w/w72971.htm" target="_blank">文選·司馬相如<難蜀父老>》:“父老不辜,幼孤為奴虜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言 巴蜀 父老無罪被殺,掠取孤幼,縛束以為奴僕。”
(2).指無罪之人。《書·大禹謨》:“與其殺不辜,寧失不經(jīng)。” 孔 傳:“辜,罪?!?唐 劉禹錫 《天論上》:“或賢而尊顯,時(shí)以不肖參焉?;蜻^而僇辱,時(shí)以不辜參焉。”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如是我聞三》:“奄人暴橫,多潛殺不辜?!?/p>
(3).不必,不一定?!?a href="/hycd/d/d112386.htm" target="_blank">大戴禮記·夏小正》:“‘鴂則鳴’。鴂者,百鷯也;鳴者,相命也。其不辜之時(shí)也?!?俞樾 《群經(jīng)平議·大戴禮記一》:“辜,讀作‘固’。 襄 二十七年《公羊傳》‘女能固納公乎’、《秦策》‘王固不能行也’, 何休 、 高誘 注并曰:‘固,必也?!呕蛞怨紴橹9省?a href="/hycd/h/h235650.htm" target="_blank">漢書·律歷志》注引 孟康 曰:‘辜,必也?!还?,猶言不必?!对姟?a href="/hycd/q/q142495.htm" target="_blank">七月》篇‘七月鳴鴂’。是鴂之鳴盛於七月。今方五月,鴂或鳴或不鳴。故曰:‘其不辜之時(shí)也’猶言其不可必之時(shí)也?!?/p>
- 鳳樓空,瓊簫聲漸杳——— 陳允平早梅芳/喜遷鶯
- 門徑眇云水,亦見輪蹄錯(cuò)——— 胡寅和彥達(dá)新居
- 風(fēng)雷鼓舞三千浪,易象飛龍定在天——— 洪秀全述志詩
- 冰結(jié)泉聲絕,霜清野翠濃。——— 皇甫冉寄劉方平大谷田家
- 看月江樓曉,尋山石徑秋。——— 姚合郡中書事寄默然上人
- 那堪事異荀文若,空費(fèi)君王十四車——— 張嵲讀崔昭緯傳
- 時(shí)髦往往出江南,解褐須期居帝右——— 陳舜俞送南康劉道純秀才起應(yīng)新詔
- 長明燈下石欄干,長共松杉守歲寒。——— 蘇軾和子由柳湖久涸,忽有水,開元寺山茶舊無花
- 小苑接侯家,飛甍映宮樹——— 王維奉和圣制御春明樓臨右相園亭賦樂賢詩應(yīng)制
- 濠梁之樂物我融,翁自欣然渠不領(lǐng)——— 陳造墨梅魚扇寄孫成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