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桑
詞典解釋
(1).古縣名。 西漢 置,因縣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,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。 東漢 末, 諸葛亮 見 孫權(quán) 于此,共圖抗 曹 。 晉 以后歷為 潯陽郡 和 江州 治所。 隋 廢。 晉 郭璞 《江賦》:“鼓洪濤於 赤岸 ,淪餘波乎 柴桑 ?!?/p>
(2).借指 晉 陶潛 。因其故里在 柴桑 ,故稱。 清 錢謙益 《吳封君七十序》:“指 婁水 為 潯陽 ,即家園為 廬 阜,飲 柴桑 之酒,一觴獨(dú)進(jìn);鼓 少文 之琴,眾山皆響?!?陳三立 《次韻黃知縣苦雨》:“陸沉共有神州痛,休問 柴桑 漉酒巾?!?/p>
(3).據(jù)《宋書·隱逸傳·陶潛》載, 潛 晚年隱居故里 柴桑 ,有腳疾,外出輒命二兒以籃輿舁之。后因以“柴?!?a href="/hycd/d/d115101.htm" target="_blank">代指故里。 清 趙翼 《哭亡兒耆瑞》詩之五:“葬留 嬴 博 空題墓,歸到 柴桑 孰舁輿?”
- 鼓棹煙波暖,還京雨露新。——— 李中送閻侍御歸闕
- 達(dá)辭宜駕說,典學(xué)善宣猷——— 蘇籀編聯(lián)偶作
- 溪遠(yuǎn)應(yīng)回棹,窗明好讀書——— 趙蕃立春前三日雪明日猶未已時(shí)簡子進(jìn)彥博昆仲示
- 艱辛知有課,歌笑似無愁——— 舒岳祥自歸耕篆畦見村婦有摘茶車水賣魚汲水行馌寄
- 勛名吾已判,朝市任紛綸——— 張九成夏日即事
- 朝市山林本無異,前賢出處盡逍遙——— 夏竦送張逸人二首
- 遠(yuǎn)取泉烹茗,新移棘補(bǔ)籬——— 徐照贈溪上翁
- 何人話安否,官路政艱辛——— 趙蕃寄湯司諫
- 戰(zhàn)伐有功業(yè),焉能守舊丘。——— 杜甫后出塞五首
- 梁燕未來歸雁動(dòng),海棠才帶紅酣——— 韓淲臨江仙(畫屏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