襜褕
詞典解釋
古代一種較長的單衣。有直裾和曲裾二式,為男女通用的非正朝之服,因其寬大而長作襜襜然狀,故名。《史記·魏其武安侯列傳》:“ 元朔 三年, 武安侯 坐衣襜褕入宮,不敬。” 司馬貞 索隱:“襜,尺占反。褕音踰。謂非正朝衣,若婦人服也?!?b>《漢書·雋不疑傳》:“ 始元 五年,有一男子乘黃犢車,建黃旐,衣黃襜褕,著黃冒,詣北闕,自謂 衛(wèi)太子 。” 顏師古 注:“襜褕,直裾襌衣?!?b>《漢書·何并傳》:“ 林卿 迫窘,乃令奴冠其冠被其襜褕自代?!?顏師古 注:“襜褕,曲裾襌衣也?!?唐 李白 《秋浦清溪雪夜對酒客有唱鷓鴣者》詩:“披君貂襜褕,對君白玉壺?!?清 姚鼐 《仇英<明妃圖>》詩:“中有襜褕擁獨(dú)騎,落日黃沙萬馬跡。”參閱 周錫保 《中國古代服飾史》第五章第一節(jié)。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石漱冰泉,且滿瓊田,歌舞斗嬋娟——— 張可久【越調(diào)】寨兒令_九日登高過
- 堂堂顏魯公,舐血來平原——— 岳珂上高趙宰同叔遺以誠齋集……
- 悟真機(jī),存三要。——— 王*滿江紅
- 我若加三逢本命,君今過一漸稀年——— 馬廷鸞次許表兄韻
- 何事君王親擊缶,相如有劍可吹毛。——— 汪遵澠池
- 試閑思、畫戟比衡門,誰優(yōu)劣。——— 呂勝己滿江紅
- 老覺人間萬事輕,不妨閑處得閑行——— 陸游散步湖堤上時方浚湖水面稍渺彌矣
- 空思知己隔云嶺,鄉(xiāng)路獨(dú)歸春草深。——— 劉滄宿蒼谿館
- 特地干戈相待、使人疑。——— 黃庭堅南柯子/南歌子
- 江南三月聽鶯天,買酒莫論錢——— 吳錫麒少年游·江南三月聽鶯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