脣亡齒寒
詞典解釋
嘴唇失去,牙齒即要寒冷。比喻互為依存,利害相關(guān)。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 晉侯 復(fù)假道於 虞 以伐 虢 。 宮之奇 諫曰:‘ 虢 , 虞 之表也; 虢 亡, 虞 必從之……諺所謂“輔車相依,脣亡齒寒”者,其 虞 虢 之謂也?!泵嫞?a href="/hycd/b/b26112.htm" target="_blank">本作“ 唇 ”。《史記·田敬仲完世家》:“ 趙 之於 齊 楚 ,捍蔽也,猶齒之有脣也,脣亡則齒寒,今日亡 趙 ,明日患及 齊 楚 。” 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安帝紀(jì)》:“邊境者,中國之脣齒,脣亡則齒寒,其理然也?!?b>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理宗紹定六年》:“ 蒙古 滅國四十,以及 西夏 , 夏 亡,及於我,我亡必及於 宋 。脣亡齒寒,自然之理。”亦作“ 脣竭齒寒 ”、“ 脣揭齒寒 ”。《莊子·胠篋》:“脣竭則齒寒?!?b>《呂氏春秋·權(quán)勛》:“先人有言曰:‘脣竭而齒寒。’” 高誘 注:“竭,亡也?!?b>《淮南子·說林訓(xùn)》:“川竭而谷虛,丘夷而淵塞,脣竭而齒寒?!?b>《戰(zhàn)國策·韓策二》:“臣聞之,脣揭者其齒寒?!?鮑彪 注:“揭,猶反也?!卑矗酥^反舉其唇以向上。
- 5枕邊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