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持泰阿
詞典解釋
亦作“ 倒持太阿 ”。倒持寶劍,將劍把交給別人。比喻輕率地授人權(quán)柄,自己反受其害。《漢書·梅福傳》:“至 秦 則不然,張誹謗之罔,以為 漢 敺除,倒持泰阿,授 楚 其柄。” 顏師古 注:“泰阿,劍名, 歐冶 所鑄也。言 秦 無道,令 陳涉 、 項(xiàng)羽 乘間而發(fā),譬倒持劍而以把授與人也。”《舊唐書·陳夷行傳》:“自三數(shù)年來,姦臣竊權(quán),陛下不可倒持太阿,授人鐏柄?!?清 薛福成 《籌洋芻議》:“況今駐 華 各使,惟利是視,又值修約之際,蹈瑕伺間,詭謀百出,不豫為之防,是倒持太阿以授之也?!?宋 王安石 《兼并》詩:“姦回法有誅,勢亦無自來。后世始倒持,黔首遂難裁?!?b>《明史·王用汲傳》:“夫威福者,陛下所當(dāng)自出,乾綱者,陛下所當(dāng)獨(dú)攬。寄之於人,不謂之旁落,則謂之倒持。”
泰阿:寶劍名。倒拿著劍,把劍柄給別人。比喻把大權(quán)交給別人,自己反受其害。倒持泰阿出處
國語詞典
倒持泰阿
-
泰阿,寶劍。倒持泰阿指手持泰阿劍刃,以柄向人。比喻授人以權(quán),自己反受傷害。
- 漢書.卷六十七.梅福傳:「孔子曰:『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?!恢燎貏t不然,張誹謗之罔,以為漢驅(qū)除,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?!?/li>
近義詞: 受人以柄
- 幾許春風(fēng),朝薰暮染,為花忙損。——— 辛棄疾水龍吟
- 回風(fēng)即送師——— 庾信奉和趙王途中五韻詩
- 夜靜花間明露,曉涼竹外晴煙——— 魏了翁木蘭花慢(生日謝寄居見任官載酒三十七歲)
- 瞑據(jù)槁梧真用拙,束歸高閣分深藏——— 宋祁學(xué)舍諸生罕至或累旬倚席不講愧而成詠
- 全齊之封,竹素為盛——— 宋高宗文宣王及其弟子贊
- 吾翁致身殊得計(jì),地仙亦是三千歲。——— 盧綸送餞從叔辭豐州幕歸嵩陽舊居
- 況藉吹噓力,扶搖正可乘——— 項(xiàng)安世鹿鳴燕次韻和權(quán)師湯提刑時(shí)二弟皆預(yù)鄉(xiāng)薦
- 家常侍客勸三杯,鴆酒不消吃一盞——— 釋慧遠(yuǎn)頌古四十五首
- 嚴(yán)恭履桑梓——— 鮑照從過舊宮詩
- 曉艷嘗迷客,飛香尚襲人——— 俞純父流花亭
- 9她的罪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