底滯
詞典解釋
(1).滯留。語本《國語·楚語下》:“夫民,氣縱則底,底則滯,滯而不振,生乃不殖?!?韋昭 注:“底著也。滯,廢也?!薄?a href="/hycd/h/h257083.htm" target="_blank">淮南子·原道訓》:“所謂后者,非謂其底滯而不發(fā),凝結而不流,貴其周於數而合於時也。” 唐 韓愈 《送窮文》:“子無底滯之尤,我有資送之恩,子等有意於行乎?”
(2).遲鈍?!?a href="/hycd/b/b24774.htm" target="_blank">北齊書·文苑傳序》:“縱其情思底滯,關鍵不通,但伏膺無怠,鉆仰斯切……是以學而知之,猶足賢乎已也。”
(3).指拘泥,迂執(zhí)。 宋 司馬光 《言陳烈札子》:“雖有底滯迂闊之行,不能合于中道,猶為守節(jié)之士,亦當保而全之?!?/p>
(4).平庸?!段簳V陽王拓跋淵傳》:“自定鼎 伊 洛 ,邊任益輕,惟底滯凡才,出為鎮(zhèn)將,轉相模習,專事聚斂?!?/p>
- 懷哉望南浦,渺然夜將半。——— 王昌齡贈史昭
- 黃金鎖子甲,風吹色如鐵。——— 貫休戰(zhàn)城南二首
- 鑄瀉黃金鏡始開,初生三五月徘徊。——— 薛濤鏡離臺
- 世人汩沒進底蛙,各主其教相觝排——— 程公許寄謝碧云張高士
- 王事有嚴程,亭午不得歇——— 黃公度秋旱熱甚尤苦登陟輿中戲成
- 吾儕癡絕處,不減顧長康——— 黃庭堅次韻答叔原會寂照房呈稚川
- 前年繡衣客,此節(jié)過此堂。——— 鮑溶秋暮山中懷李端公益
- 忠誠向來金石貫,勛烈遂將天壤并——— 李邴建炎丞相成國呂忠穆公退老堂詩
- 翠袖輕勻,玉纖彈去,小妝紅粉——— 劉過小桃紅(在襄州作)
- 馳暉不可接,何況隔兩鄉(xiāng)。——— 謝眺暫使下都夜發(fā)新林至京邑贈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