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甌
詞典解釋
(1).古族名。越族的一支。相傳為 越王 勾踐 的后裔。分布在今 浙江省 南部 甌江 、 靈江 流域。其首領 搖 助 漢 滅 項羽 ,受封為 東海王 ,因都 東甌 (今 浙江省 溫州市 ),俗稱 東甌王 。參閱《史記·東越列傳》。
(2). 溫州 及 浙江省 南部沿海地區(qū)的別稱。 東晉 時于此置 永嘉郡 , 隋 廢, 唐 時曾復置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鈞世》:“ 東甌 之木, 長洲 之林,梓豫雖多,而未可謂之為大廈之壯觀,華屋之弘麗也?!?唐 楊炯 《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》:“境接 東甌 ,地鄰 南越 。” 唐 顧況 《永嘉》詩:“ 東甌 傳舊俗,風日江邊好?!?/p>
(3).古星座名?!端问贰?a href="/hycd/t/t372040.htm" target="_blank">天文志四》:“東甌五星在翼南,蠻夷星也。”甌,亦作“ 區(qū) ”。參閱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