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霄宮
詞典解釋
道觀名。在今 浙江省 馀杭縣 南 大滌 天柱 兩山之間。 漢 元封 (前110-前105年)時(shí)為祈福之處。 唐 建 天柱觀 , 宋 大中祥符 五年(1012年)改為今名。 元 末毀, 明 初重建。因林壑深秀,名勝古跡甚多,道教列為三十六小洞天、七十二福地之一,稱“大滌洞天”。 宋 代宰相大臣乞退或免官,常以提舉 臨安府 洞霄宮 系銜。 元 鄧牧 撰有《洞霄圖志》六卷,記當(dāng)?shù)?/a>宮觀、洞府、古跡、人物、碑記等頗詳。 宋 蘇軾 《相視新河次張秉道韻》:“一菴閒臥 洞霄宮 ,井有丹砂水長(zhǎng)赤?!?明 無(wú)名氏 《贈(zèng)書(shū)記·雪冤邀寵》:“今置爾提舉 洞霄宮 ,用警官邪,以昭公論?!?/p>
- 老境綈袍暖,貧家菜粥香。——— 陸游夜起思子虡
- 一夏工夫打不徹,百千億劫不消磨——— 釋如珙示椿藏主
- 今七十有四矣,耳目聰明,髭鬢未白——— 盧祖皋醉梅花
- 萬(wàn)里秋容浩蕩。——— 佚名念奴嬌
- 圣作西山頌,君其出使年。——— 徐安貞送呂向補(bǔ)闕西岳勒碑
- 不敘寒暄說(shuō)晚唐,滿座春風(fēng)屢傾榼——— 林尚仁飲藥房陳戶山居韻得合字
- 百拜賓儀盡,三終樂(lè)奏長(zhǎng)。——— 呂溫河南府試贖帖,賦得鄉(xiāng)飲酒詩(shī)
- 柳色青山映,梨花夕鳥(niǎo)藏。——— 王維春日上方即事
- 君於骨髓已先得,字是皮龜肅便投——— 陳藻送陳智叔舍人赴召
- 卻道海青逢燕怕——— 歐陽(yáng)玄漁家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