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擻
詳細(xì)解釋
(1).亦作“ 抖藪 ”。猶搜索,尋找。《方言》第六:“鋪頒,索也。 東齊 白鋪頒,猶 秦 晉 言抖藪也。” 郭璞 注:“謂斗藪舉索物也。” 戴震 疏證:“藪,亦作‘?dāng)\’?!?宋 劉克莊 《沁園春·四和林卿韻》詞:“抖擻空囊,存留諫笏,猶帶虛皇案畔香?!?b>《老殘游記》第四回:“從上房里搜起,衣箱櫥柜,全行抖擻一個(gè)盡。”
(2).以手舉物而振拂。 北魏 賈思勰 《齊民要術(shù)·作豉法》:“急抖擻筐,令極浄,水清乃止?!?唐 尚顏 《秋夜吟》:“梧桐雨畔夜愁吟,抖擻衣裾蘚色侵?!?清 李漁 《閑情偶寄·聲容·選姿》:“人皆抖擻衣衫,慮其太濕。”
(3).抖卻;擺脫。 唐 王炎 《夜半聞?dòng)辍?/b>詩(shī):“抖擻胸中三斗塵,強(qiáng)欲哦吟無好語(yǔ)?!?清 金農(nóng) 《宿韜光飛雨軒》詩(shī):“隙塵抖擻上方眠,飛雨軒中暫息緣?!?/p>
(4).振作;奮發(fā)。 明 唐順之 《與萬(wàn)思節(jié)主事書》:“吾友閒居少過,卻是不曾抖擻提醒精神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(shī)》之一二五:“我勸天公重抖擻,不拘一格降人材?!?柳青 《創(chuàng)業(yè)史》第一部第七章:“他精神更加抖擻,容光更加煥發(fā)了?!?/p>
(5).顯露,顯示。 元 薛昂夫 《殿前歡》曲:“施展出江湖氣概,抖擻出風(fēng)月情懷。”
(6).顫動(dòng);哆嗦。 唐 白居易 《驃國(guó)樂》詩(shī):“花鬘抖擻龍虵動(dòng),曲終王子啟圣人?!?元 關(guān)漢卿 《四春園》第二折:“覺一陣地慘天愁,遍體上寒毛抖擻?!?許地山 《換巢鸞鳳》:“眾人看他們二人死了,都嚇得抖擻起來?!?/p>
(7).威風(fēng),神氣。 明 黃叔初 《新水令·壽陳藎卿》套曲:“詞才羨君真抖擻,何事緣詩(shī)瘦?” 周立波 《暴風(fēng)驟雨》第二部十二:“你還說過:‘你們抖擻吧,等“中央軍”來,割你們的腦袋?!?/p>
(8).佛教語(yǔ)。梵語(yǔ)dhūta(頭陀)的意譯。《法苑珠林》卷一○一:“西云頭陀,此云抖擻,能行此法,即能抖擻煩惱,去離貪著,如衣抖擻能去塵垢,是故從喻為名?!?/p>
- 鏡開青峽月,衣近赤城霞——— 周文璞華道士白胭脂
- 相君上客河?xùn)|秀,自言那復(fù)旁人知——— 秦觀詞笑令(⑤灼灼)
- 誤以音聲祈遠(yuǎn)公,請(qǐng)將徽軫付秋風(fēng)。——— 盧綸重同暢當(dāng)奘公院聞琴
- 座中為我奏此曲,滿堂蕭瑟如窮邊——— 戎昱聽杜山人彈胡笳
- 遠(yuǎn)別苦驚云聚散,相逢多悟月盈專。——— 楊黎州句
- 麥隴黃輕,桑疇綠暗,野橋新碧泱泱。——— 袁去華滿庭芳
- 游方便具屈宋眼,出世真成陶謝流——— 吳則禮至青陽(yáng)先寄韓子蒼
- 棄我去者,昨日之日不可留;亂我心者,今日之日多煩憂。———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
- 江上松楠深復(fù)深,滿山風(fēng)雨作龍吟——— 蘇軾次韻子由送千之侄
- 掃花雖恨夜來雨,把酒卻憐晴后寒——— 韓偓闌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