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泥
詞典解釋
(1).謂用泥封緘文書。古代文書囊笥外加繩捆扎,在繩結處以膠泥加封,上蓋鈐印,以防泄密、失竊。也有將簡牘盛于囊內(nèi),在囊外系繩封泥者。盛行于 秦 漢 。《后漢書·百官志三》:“守宮令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主御紙筆墨,及尚書財用諸物及封泥?!?唐 李林甫 《嵩陽觀圣德感應頌》:“目對封泥,手連印署?!?王國維 《<齊魯封泥集存序>》:“竊謂封泥之物,與古璽相表里,而官印之種類,較古璽印為尤伙,其足以考正古代官制地理者,為用至大?!?清 末以來,此項遺物發(fā)現(xiàn)甚多。參閱 清 吳式芬 陳介祺 《封泥考略》, 清 劉鶚 《鐵云藏封泥》, 周明泰 《續(xù)封泥考略》、《再續(xù)封泥考略》, 王國維 《齊魯封泥集存》, 馬衡 《封泥存真》。
(2).《后漢書·隗囂傳》:“ 元 ( 王元 )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 函谷關 ,此萬世一時也?!贝酥^守關如封泥,后因以“封泥”喻據(jù)守雄關。 唐太宗 《入潼關》詩:“棄襦懷遠志,封泥負壯情?!?/p>
- 10GB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