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皁
詞典解釋
亦作“ 服皂 ”。伏櫪。伏于馬槽。亦喻受人恩養(yǎng)。服,通“ 伏 ”?!?a href="/hycd/w/w72971.htm" target="_blank">文選·顏延之<赭白馬賦>》:“昔 帝軒 陟位,飛黃服皁?!?李善 注引《淮南子》:“ 黃帝 治天下,於是飛黃服皁?!?a href="/hycd/j/j311758.htm" target="_blank">今本《淮南子·覽冥訓(xùn)》作“飛黃伏皁”。 高誘 注:“皁,櫪也。” 南朝 梁 江淹 《被黜為吳興令辭箋詣建平王》:“服皂九載,齒録八年?!?唐 令狐楚 《進(jìn)異馬駒表》:“握負(fù)圖之瑞,總服皁之靈?!?/p>
0
糾錯(cuò)
詩(shī)詞名句推薦
- 嗟平生之志兮馬革裹斃,使畏死而偷生兮將形骸焉依——— 王遂題朝散郎劉公廟
- 憶昨賜沾門下省,退朝擎出大明宮——— 杜甫野人送朱櫻
- 我昔游海上,東望三神山——— 呂定懷古
- 船中不留月,童背也無(wú)琴——— 王義山挽實(shí)齋劉尚書(shū)
- 妄想顛倒蘇公盛,未解撐船弄行篙——— 釋印肅造袁州浮橋語(yǔ)
- 蓼穗菱叢思蟪蛄,水螢江鳥(niǎo)滿煙蒲——— 溫庭筠元處士池上
- 翠樹(shù)青煙笑語(yǔ)稠,家家領(lǐng)客醉松楸——— 黃載贛州道上見(jiàn)上墳者
- 文書(shū)只自了,意氣若為傾——— 杜范別宛陵同官
- 有人來(lái),知端的,誰(shuí)似你個(gè)薄情下得——— 朱庭玉【仙呂】翠裙腰 閨思
- 竹外山猶影——— 謝朓新治北窗和何從事詩(shī)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