俘馘
詞典解釋
亦作“ 俘聝 ”。1.生俘的敵人和被殺的敵人的左耳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丙子晨, 鄭文 夫人 羋氏 、 姜氏 勞 楚子 於 柯澤 。 楚子 使 師縉 示之俘馘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俘,所得囚;馘,所截耳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俘者,生執(zhí)囚之;馘者,殺其人截取其左耳,欲以計(jì)功也?!?/p>
(2).指被俘虜者。《左傳·成公三年》:“臣不才,不勝其任,以為俘馘?!?楊伯峻 注:“ 知罃 實(shí)被‘俘’,而未被‘馘’,此‘馘’字是連類而及之詞?!?b>《說文·耳部》引作“以為俘聝”。《舊五代史·唐書·明宗紀(jì)六》:“辛酉,帝御 咸安樓 受 定州 俘馘,百官就列,宣露布於樓前?!?宋 王安石 《馮魯公神道碑》:“ 太宗 征 河?xùn)| ,公奮身冒兵,數(shù)取俘馘以獻(xiàn)于行在。”
(3).俘獲斬殺。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高宗紹興元年》:“是夜,大破之,俘馘首領(lǐng)及甲兵以萬計(jì)?!?/p>
國語詞典
俘馘
-
獲敵而割下左耳。
- 左傳.僖公二十二年:「鄭文夫人芊氏、姜氏勞楚子於柯澤,楚子使師縉示之俘馘。」
- 江市戎戎暗,山云淰淰寒。——— 杜甫放船
- 謀生向坐文窮計(jì),識(shí)破譊訛慮已空——— 王炎寄德瑩弟二首
- 閑來便是日侵階,窗下棋枰林下林——— 張耒書潁州皇甫秘教書室
- 惟抱夷齊心,飲之可無愧——— 范仲淹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八天門泉
- 天高云杳,山橫紺碧,桂華初吐。——— 袁去華宴清都
- 訟簡知能吏,刑寬察要囚——— 高適奉酬睢陽李太守
- 持節(jié)歸來上粉闈,只今一節(jié)又何之——— 樓鑰次盧國華提刑所寄韻
- 靡靡遵遠(yuǎn)道,忡忡勞寸心——— 權(quán)德輿祗命赴京,途次淮口,因書所懷
- 岸柳風(fēng)摧更綠饒,檻花當(dāng)暑自紅嬌——— 劉宰乙酉夏述懷二絕
- 數(shù)里衣香遙撲人,長衢雨歇無纖塵。——— 戎昱贈(zèng)別張駙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