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使
詞典解釋
(1).派往外國(guó)的正使或公使的副手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副使 王然于 、 壺充國(guó) 、 呂越人 馳四乘之傳,因 巴 蜀 吏幣物以賂 西夷 ?!?b>《清史稿·職官志六》:“ 光緒 元年,定出使制,命侍郎 郭嵩燾 使 英 ,翰林院侍講 何如璋 使 日本 ,京卿 陳蘭彬 使 美 日 祕(mì) 國(guó),俱置副使?!?/p>
(2).指節(jié)度使或三司使等的副職。《舊唐書·職官志三》:“節(jié)度使一人,副使一人?!?b>《宋史·職官志十》:“巡幸,有行宮都部署,行宮有三司使、副使、判官、行宮使、都監(jiān)?!?b>《明史·職官志四》:“﹝按察司﹞副使、僉事,分道巡察?!?/p>
0
糾錯(cuò)
詩(shī)詞名句推薦
- 且自栽花柳。——— 辛棄疾一枝花/促拍滿路花
- 大道門開,正當(dāng)甲子天元數(shù)。——— 王吉昌燭影搖紅
- 高峰入云,清流見底——— 陶弘景答謝中書書
- 舉翼凌空碧,依人到大邦——— 徐夤白鴿
- 拍甕新篘浮臘膩,繞堤老柳弄春柔——— 朱繼芳陳令君增誠(chéng)齋三三徑為十二徑次韻
- 齊驅(qū)大道中,并帶鑾鑣馳。——— 蘇軾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(zèng)
- 冰雪凝寒萬(wàn)木空,我今正欲轉(zhuǎn)春風(fēng)——— 杜范用韻作懽喜語(yǔ)
- 同衾異寒燠,抱蘊(yùn)應(yīng)未察——— 趙崇嶓穠華
- 吾輕瘴海易煙嵐,去歲今辰訪古儋——— 曾豐慶元六年七月至儋耳問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罷歸
- 歸功二千石,為言的有主——— 陽(yáng)枋紹慶府教廳瑞麥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