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物
詞典解釋
(1).謂有感于怪異之事。《文選·班彪<王命論>》:“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, 呂公 覩形而進(jìn)女?!?李善 注:“《漢書》曰: 高祖 常從 王媼 、 武負(fù) 貰酒,時(shí)飲醉臥, 武負(fù) 、 王媼 見其上常有怪?!?/p>
(2).見物興感。 唐 韓愈 《薦士》詩:“念將決焉去,感物增戀嫪?!?b>《詩刊》1977年第11期:“即所謂‘登山則情滿于山’,感物詠志耳。”
(3).感動或感化他物。 漢 班固 《幽通賦》:“精通靈而感物兮,神動氣而入微。”《后漢書·邳彤傳》:“一夫荷戟大呼,則千里之將無不捐城遁逃,虜伏請降。自上古以來,亦未有感物動民其如此者也?!?明 劉基 《書紹興府達(dá)魯花赤九十子陽德政詩后》:“政之感人,猶氣之感物也?!?/p>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游溟渤始測淺深,登須彌乃知高遠(yuǎn)——— 釋行瑛偈十六首
- 梅花開時(shí)看梅開,花開開時(shí)看畫梅——— 方回題東平張智卿梅軒嘗以墨梅一幅自隨
- 數(shù)枝添寶髻。——— 韓元吉菩薩蠻
- 朝滿傾心客,溪連學(xué)道僧——— 無可贈圭峰禪師(一作寄圭峰宗密師)
- 下視十二街,綠樹間紅塵。——— 白居易登樂游園望
- 莫道江湖風(fēng)浪闊,此中涓滴是源頭——— 方回三竺道中三首
- 不作巴南天外意,何殊昭應(yīng)望驪山。——— 白行簡在巴南望郡南山呈樂天
- 洞庭山下湖波碧,波中萬古生幽石。——— 吳融太湖石歌
- 閨中有邊思,玉箸此時(shí)橫——— 陸龜蒙雜曲歌辭。鳴雁行
- 平樂舊歡收不得,更憑飛夢到瀛洲——— 胡宿津亭
最新應(yīng)用
- 10莉莉的花園最新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