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哨
詞典解釋
(1).撮起嘴唇或塞指于口所吹出的尖銳聲音,多用作招集的信號。 明 賈仲名 《昇仙夢》第三折:“來到這山崦中,兀的胡哨響,有強人來了,可怎了也?”《水滸傳》第二十回:“只見背后那三隻船又引著十?dāng)?shù)隻船,都只是這三五個人,把紅旗搖著,口里吹著胡哨,飛也似趕來?!?b>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八:“強盜拋完了苧蔴,已自胡哨一聲,轉(zhuǎn)船去了?!?b>《老殘游記》第二十回:“只見 陶三 窩起嘴唇,打了兩個胡哨,外面又進來兩三個大漢,將 許 吳 二人都用繩子縛了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五一:“上面的沙云由流動變為飛馳,天空發(fā)出了響聲,像一群疾行的鬼打著胡哨。”
(2).胡鬧;胡言亂語。 明 孟稱舜 《嬌紅記·客請》:“都是你這伙幫閒鉆懶奴儕料,逗得大爺呵,歌樓酒館亂胡哨?!?明 沉璟 《桃符記》第二折:“喒兩個顯妖邪,索使些花胡哨,他那里氣昂昂仗劍提刀?!?/p>
- 平原迷故國,滄海接江流——— 張栻多景樓
- 丹心變?yōu)榛遥装l(fā)粲可數(shù)——— 蘇轍次韻子瞻端午日與遲適遠三子出游
- 庸夫俗眼不得見,或躍或潛無定跡——— 王佐才贈徐微中畫龍
- 日月東西行,寒暑冬夏易。——— 蘇渙變律
- 不為濃妝一醉,西風(fēng)帽、為誰側(cè)。——— 高觀國霜天曉角
- 人世終多故,皇都不少留。——— 劉得仁送周鉞往江夏
- 鸞歌猿嘯強低昂,北戶風(fēng)來如箭鏃——— 羅椅折齒歌
- 舊聞蜜唧嘗嘔吐,稍近蝦蟆緣習(xí)俗。——— 蘇軾聞子由瘦儋耳至難得肉食
- 黛中分遠近,筆下起風(fēng)煙——— 皇甫冉酬包評事壁畫山水見寄
- 魏馱山前一朵花,嶺西更有幾千家。——— 李頻及第后還家過峴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