積重難反
詞典解釋
積習(xí)深久,不易改變。多指惡習(xí)或弊端發(fā)展到難以革除的地步。 明 張居正 《陳六事疏》:“近來風(fēng)俗人情,積習(xí)生弊,有頽靡不振之漸,有積重難反之幾,若不稍加改易,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,一天下之心志?!币嘧鳌?積重難返 ”、“ 積重不返 ”、“ 積重不反 ”。 清 趙翼 《廿二史札記》卷二十:“抑知其始,實由于假之以權(quán),掌禁兵,筦樞要,遂致積重難返,以至此極也哉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四十回:“無如積重難返,不惟地方上不見些起色,久而久之,連那些地方官,也就視為具文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消夏錄三》:“故余謂偏伐陽者, 韓非 刑名之學(xué);偏補陽者, 商鞅 富強之術(shù)。初用皆有功,積重不返,其損傷根本則一也?!?清 戴名世 《三山存業(yè)序》:“當(dāng) 明 之初,以科目網(wǎng)羅天下之士,已而諸科皆罷,獨以時文相尚,而進士一途遂成積重不反之勢?!?魯迅 《且介亭雜文二集·論毛筆之類》:“這一點,卻要推前 清 的官僚聰明,他們在 上海 立過制造局,想造比筆墨更緊要的器械--雖然為了‘積重難返’,終于也造不出什么東西來?!?/p>
- 大兒踉蹡越門限,小兒咿啞語繡帳。——— 蘇軾趙郎中往莒縣逾月而歸復(fù)以一壺遺之仍用元韻
- 明朝春仗當(dāng)行樂,刻燕催花擲萬金。——— 周邦彥句
- 今日自須欣喜,明朝池上秋風(fēng)——— 晁說之立秋前六言
- 一片孤云逐吃飛,東西終日竟何依——— 王令孤云
- 夜窗細(xì)話行藏處,始信于君有厚緣——— 虞儔丁未禮部貢院監(jiān)門次張伯子判院韻兼簡正甫判
- 愛此踟躕不能去,令人悔作衣冠客——— 元結(jié)無為洞口作
- 神武冠須早掛——— 元好問清平樂
- 惟公能愛我,獨我最知公——— 樓鑰仲舅敷文閣學(xué)士汪公挽詞
- 盤空雙鶴驚幾劍,灑砌三花度管弦。——— 戎昱開元觀陪杜大夫中元日觀樂
- 寒不折膠,凍不凝冱——— 葉巽齋十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