虀臼
詞典解釋
(1).搗姜椒等辛辣食品用的器具。《東觀漢記·逢萌傳》:“ 萌 素明陰陽,知 莽 將敗,乃首戴虀臼,哭於市曰:‘辛乎!辛乎!’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滇游日記八》:“有洼當(dāng)后壁之半,外聳石片,中刓如虀臼,以手摸之,內(nèi)圓而底平,乃天成貯泉之器也?!?/p>
(2).“辭”字之隱語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捷悟》:“ 魏武 嘗過 曹娥碑 下, 楊脩 從。碑背上見題作‘黃絹幼婦,外孫虀臼’八字, 魏武 謂 脩 曰:‘解不?’…… 脩 曰:‘黃絹,色絲也,於字為絶;幼婦,少女也,於字為妙;外孫,女子也,於字為好;虀臼,受辛也,於字為辤,所謂“絶妙好辤”也?!碧~同虀,辤同辭。后因以稱極好的文詞。 宋 辛棄疾 《沁園春·城中諸公載酒入山遂破戒一醉再用韻》詞:“更 高陽 入謁,都稱虀臼,杜康初筮,正是云雷?!?/p>
- 適會(huì)傅巖人,虛舟濟(jì)川時(shí)——— 獨(dú)孤及送陳兼應(yīng)辟兼寄高適、賈至
- 芒鞋入谷親尋種,野服巡欄自把鋤——— 王之望寄題謝景思藥寮仍用其韻
- 扇風(fēng)生玉漏,置水寫銀河——— 崔國輔七夕
- 朝朝車馬如蓬轉(zhuǎn),處處江山待客歸。——— 崔涂折楊柳
- 鐵牛之機(jī),印住印破——— 釋正覺頌古一百則
- 我昔游蓬萊,道過昆倉山——— 利登雜興
- 平原漠漠帶晴川,秋草秋風(fēng)又一年——— 釋行海和浩師書事
- 松煙青透壁,雪氣細(xì)吹燈——— 貫休鄂渚贈(zèng)祥公
- 比目紅綃結(jié),雙魚碧玉枝——— 袁說友常通判惠虞美人花亦名雙魚兒花
- 鳳鳥不至池不成,蛟龍干蟠水空滴——— 盧仝贈(zèng)徐希仁石硯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