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目
詞典解釋
(1).眼前所見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‘思君如流水’,既是即目;‘高臺(tái)多悲風(fēng)’,亦惟所見。” 隋 江總 《入攝山棲霞寺》詩序:“率製此篇,以記即目,俾后來賞者,知余山志?!?/p>
(2).目前;現(xiàn)在。 宋 蘇軾 《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》之一:“雖據(jù)即目邊防事勢(shì),三五年間,必?zé)o警急,然思安慮危,有國之常備,事不素講,難以應(yīng)猝。”《劉知遠(yuǎn)諸宮調(diào)·知遠(yuǎn)別三娘太原投事》:“今有九州安撫,即目招軍?!薄?a href="/hycd/s/s316174.htm" target="_blank">水滸傳》第十二回:“即目盜賊猖狂,國家用人之際?!?/p>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- 今日巢由舊冠帶,圣朝風(fēng)化勝堯時(shí)——— 戎昱贈(zèng)韋況征君
- 雕鶚雖不仁,分明在寥廓。——— 齊己相和歌辭·野田黃雀行
- 愿言細(xì)意護(hù)根本,要令可與同安危——— 王炎送黃尚書帥蜀
- 湘江兩岸花木深,美人不見愁人心——— 林正大括清平樂
- 倦客胡為,此日卻離筵——— 李齊賢江神子 七夕冒雨到九店
- 紅樓春寄夢(mèng),青瑣夕生香。——— 朱用之意難忘
- 禺跡茫茫萬里天,望中皆我舊山川——— 王信第一山
- 仙鳧能作伴,羅襪共凌波——— 孟浩然同張明府碧溪贈(zèng)答
- 武侯遺憾誰當(dāng)洗,夜半銜枚入鳳翔——— 洪咨夔次李綿州和丁興元韻二首
- 綠玉樽前笑語嬉,青燈影里坐彈碁——— 胡仲弓寄李希膺二首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