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跡
詞典解釋
亦作“接蹟”。足跡前后相接。形容人多。 唐 趙璘 《因話錄·徵》:“銅乳之臭,并肩而立,接跡而趨。” 金 王若虛 《太一三代度師蕭公墓表》:“聲望既隆,求教者接跡而至。” 清 顧炎武 《日知錄·微子之命》:“后之經(jīng)生不知此義,而抱器之臣、倒戈之士接跡于天下矣?!币嘀^相繼。 唐 韓愈 《伯夷頌》:“微二子,亂臣賊子接跡于后世矣?!?明 劉基 《送黃叔旸歸金華覲省序》:“惟冀其服膺乎不愧不怍之訓(xùn),以接跡於古昔圣賢而后已也。” 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原道覺(jué)世訓(xùn)》:“歷 漢 文 、 武 、 宣 、 明 、 桓 、 梁武 、 唐憲 ,接跡效尤於后,至 宋徽 又更改皇上帝尊號(hào)?!?/p>
見(jiàn)“ 接跡 ”。
- 睡怯交加夢(mèng),閑傾瀲滟觴——— 韋莊春愁
- 秦人驅(qū)丁夫,筑城備強(qiáng)胡——— 王炎飲馬長(zhǎng)城窟
- 前會(huì)成春夢(mèng),何人更己知。——— 徐鉉太傅相公以庭梅二篇許舍弟同賦再迂
- 狂嫌鐲酒難成醉,冷笑清詩(shī)不直錢——— 張?jiān)?/a>郊居寄朝中知己
- 憶賞月天仙,然犀老將,此恨難窮。——— 宋*木蘭花慢
- 惡名辯正可無(wú)疑,已有金華學(xué)士題——— 阮閱郴江百詠并序桂門(mén)關(guān)
- 莫斷陰山路,天驕已請(qǐng)和——— 郎士元送李將軍赴定州 / 送彭將軍
- 倚闌舒嘯,一樽花下相屬。——— 沈端節(jié)念奴嬌
- 坐中美女顏如玉。——— 盼盼惜花容
- 有里還無(wú)難啟口——— 侯善淵益壽美金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