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九消寒圖
詞典解釋
舊俗冬至后八十一日之計(jì)日圖。簡(jiǎn)稱“九九圖”。 元 楊允孚 《灤京雜詠》卷下:“試數(shù)窗間九九圖,餘寒消盡暖回初。梅花點(diǎn)徧無餘白,看到今朝是杏株?!?a href="/hycd/y/y117657.htm" target="_blank">原注:“冬至后,貼梅花一枝于窗間,佳人曉妝,日以臙脂圖一圈,八十一圈既足,變作杏花,即回暖矣。” 明 劉侗 于奕正 《帝京景物略·春場(chǎng)》:“日冬至,畫素梅一枝,為瓣八十有一,日染一瓣,瓣盡而九九出,則春深矣,曰九九消寒圖?!?徐珂 《清稗類鈔·時(shí)令類》:“ 宣宗 御製詞,有‘亭前垂柳,珍重待春風(fēng)’二句,句各九言,言各九畫,其后雙鉤之,裝潢成幅,曰九九消寒圖,題‘管城春色’四字於其端。南書房翰林日以‘陰晴風(fēng)雪’注之,自冬至始,日填一畫,凡八十一日而畢事?!卑?,舊俗以冬至為入九,九九足,則春風(fēng)送暖,寒意全消,故有“九九消寒”之諺。
- 葉動(dòng)驚彩翰,波澄見赪首。——— 劉禹錫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,喜徑松成
- 何代移來樹,向人羞此花——— 劉黻橫浦十詠梅嶺
- 身忝鄉(xiāng)人薦,名因國(guó)士推——— 白居易敘德書情四十韻,上宣歙翟中丞
- 蒼崖忽相逼,絕壁凜可悸。——— 蘇軾巫山
- 河水悠悠山之間,無由把袂攄懷抱——— 馬異答盧仝結(jié)交詩
- 誰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園陵!——— 魏禧登雨花臺(tái)
- 聞來鄰海徼,恨起過邊城——— 許棠聞蟬十二韻
- 曉日龍車動(dòng),秋風(fēng)閶闔開——— 張籍莊陵挽歌詞三首
- 無疑問,是糊涂一榻,糞土之墻——— 啟功病
- 風(fēng)回玉宇三更夜,露滴金莖八月秋——— 劉秉忠鷓鴣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