捐納
詞典解釋
捐資納粟換取官職、官銜。此制起于 秦 漢 ,稱納粟。 清 中葉后大盛,稱為捐納。朝廷視為正項收入,明訂價格行之,加劇吏治腐敗,成為一大弊政。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純皇初政》:“罷開墾,停捐納,重農(nóng)桑,汰僧尼之詔累下,萬民歡悅,頌聲如雷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二:“然開例三載,所入僅二百萬有餘,捐納知縣五百餘人。始則缺多易得,后見非數(shù)年不能選授,亦復(fù)觀望徘徊。”《清史稿·選舉志七》:“ 雍正 二年……帝曰:‘墾田事例,於地方有裨益。向因各捐例人多,難於銓選,降旨停止。年來捐納應(yīng)用之人,將次用完,越數(shù)年,必致無捐納之人,而專用科目矣。應(yīng)酌添捐納事欵。除道、府、同知不許捐納,其通判、知州、知縣及州同、縣丞等,酌議準(zhǔn)捐?!?章炳麟 《訄書·官統(tǒng)下》:“捐納則廢,年資則廢,科舉則廢,將論官者必於大學(xué)?!?/p>
- 新文博不繁,披誦已清魂——— 張繼先元規(guī)道人覽予心說作頌見寄次韻奉答
- 翻翻緹騎走香塵,激激飛濤射火輪——— 蘇軾和蘇州太守王規(guī)甫侍太夫人觀燈之什余時以劉
- 芹泥融暖飛雛燕,柳條搖曳韻鸝庚。——— 崔木最高樓
- 眉心那得開。——— 姚寬菩薩蠻
- 維時老宗伯,氣壓群兒凜——— 蘇軾監(jiān)試呈諸試官
- 無錢將乞樊知客,名紙生毛不為通。桑柘殘陽里,兒孫落葉中。——— 歐陽彬句
- 幽棲幸脫市朝械,捷徑那著功名鞭。——— 陸游泛湖上云門
- 試問繩床供仰俯,是處江山子作主——— 林宗放題韓任道寓軒
- 何人駕空起樓閣,地靈不敢藏馀秀——— 任大中從清逸老人游西山夜宿翠巖聯(lián)句
- 楚天云雨卻相和,又入陽臺夢——— 李存勖陽臺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