匡鼎
詞典解釋
《漢書·匡衡傳》:“諸儒為之語曰:‘無説《詩》, 匡 鼎來; 匡 説《詩》,解人頤’。” 顏師古 注:“ 服虔 曰:‘鼎猶言當也,若言 匡 且來也?!?應(yīng)劭 曰:‘鼎,方也?!?張晏 曰:‘ 匡衡 少時字 鼎 ,長乃易字 稚圭 。世所傳 衡 與 貢禹 書,上言‘ 衡 敬報’,下言‘ 匡鼎 白’,知是字也?!?服 、 應(yīng) 二説是也。 賈誼 曰‘天子春秋鼎盛’,其義亦同,而 張氏 之説蓋穿鑿矣。假有其書,乃是后人見此傳云‘ 匡 鼎來’,不曉其意,妄作 衡 書云‘鼎白’耳。字以表德,豈人之所自稱乎?今有《西京雜記》者,其書淺俗,出於里巷,多有妄説,乃云 匡衡 小名 鼎 ,蓋絶知者之聽。”后世多從 張晏 和《西京雜記》之說,以“匡鼎”為 匡衡 。 唐 杜甫 《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(jiān)李賓客一百韻》:“懇諫留 匡鼎 ,諸儒引 服虔 ?!?金 元好問 《喜李彥深過聊城》詩:“言《詩》 匡鼎 功名薄,去國 虞翻 骨相屯。” 姚華 《論文后編·目錄上》:“ 匡鼎 以説《詩》名, 許 君以《説文》著,凡此之屬,不絶於史,則又流入傳記矣?!?/p>
- 一片無骨舌頭,數(shù)日和根爛了——— 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梢頭紅糝杏花發(fā),甕面浮蛆酒齊銷——— 黃庭堅次韻答蒲元禮病起
- 人留河內(nèi)寇,帝念禁中頗——— 周必大送劉子和教授赴贛州兼簡府主洪景廬二首
- 忽笑子綦云喪我,仰天何事尚長吁——— 張九成六月十二日偶成
- 幾回奏事建章宮,圣主偏知漢將功。——— 韓翃送王光輔歸青州兼寄儲侍郎
- 解渴黃梁粥,嘗新白苣齏。——— 陸游雨中作
- 老翁婆娑處,清風安樂窩,十二闌干錦繡坡——— 張可久【南呂】金字經(jīng)_湖上小隱老
- 低徊顧微祿,畢竟誰挽袖——— 蘇轍次韻轉(zhuǎn)運使鮮于侁新堂月夜
- 更詞人親筆題題,這風景,古猶少。——— 韓奕水龍吟
- 此夕縱飲清歡,吸寒輝萬丈、快如飛瀑。——— 趙彥端念奴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