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盧
詞典解釋
(1).亦作“ 鹿櫨 ”。古時(shí)引以下棺或置井上以汲水的滑車或絞盤。《禮記·檀弓下》“公室視豐碑” 漢 鄭玄 注:“豐碑?dāng)薮竽緸橹?,形?a href="/hycd/s/s284992.htm" target="_blank">石碑,於槨前后四角樹之,穿中,於間為鹿盧,下棺以繂繞。天子六繂四碑,前后各重鹿盧也?!?b>《晉書·石季龍載記上》:“鐘一沒于 河 ,募浮沒三百人入 河 ,繫以竹絚,牛百頭,鹿櫨引之乃出?!?b>《古文苑·王褒<僮約>》:“屈竹作杷,削治鹿盧。” 章樵 注:“鹿盧引綆以汲井?!?明 高啟 《題美人對(duì)鏡圖》詩:“曉院鹿盧鳴露井,玉人夢(mèng)斷梨云冷?!?章炳麟 《新方言·釋言》:“古人謂物圓可轉(zhuǎn),及形圓腰細(xì)者,其音近於胡盧……汲具鹿盧是也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轆轤 ”。
(2).見“ 鹿盧劍 ”。
- 暮簾卷向西山雨——— 佚名傾杯序/傾杯樂
- 我欲拋山去,山仍勸我還——— 王安石兩山間
- 七里灘頭歲月增,漢家川谷幾丘陵——— 姜特立和虞守釣臺(tái)四首
- 牛衣鮒足和蓑睡,誰信人間有利名——— 皮日休魯望以輪鉤相示,緬懷高致,因作三篇
- 千載桃源信不通,鏡湖西塢擅春風(fēng)——— 陸游連日至梅僊塢及花涇觀桃花抵暮乃歸
- 烏飛飛,兔蹶蹶,朝來暮去驅(qū)時(shí)節(jié)。——— 司空?qǐng)D雜言
- 久知拙無用,飾巧以相賢——— 林景熙用拙為金罍徐氏賦
- 移任長(zhǎng)洲縣,沿流漸入?yún)?/a>——— 王禹偁赴長(zhǎng)洲縣作
- 違山十里。蟪蛄之聲。猶尚在耳。——— 佚名蟪蛄歌
- 以此聳風(fēng)俗,豈必效羈牽。——— 權(quán)德輿奉送韋起居老舅百口假滿歸嵩陽舊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