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旂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龍旗 ”。1.畫有兩龍?bào)?/a>結(jié)的旗幟。天子儀仗之一?!?a href="/hycd/z/z352274.htm" target="_blank">周禮·考工記·輈人》:“龍旂九斿,以象大火也?!?鄭玄 注:“交龍為旂,諸侯之所建也?!?賈公彥 疏:“九斿,正謂天子龍旂?!薄?a href="/hycd/h/h251136.htm" target="_blank">后漢書·明帝紀(jì)》:“ 東海王 彊 薨,遣司空 馮魴 持節(jié)視喪事,賜升龍旄頭、鑾輅、龍旂?!?李賢 注:“交龍為旂,唯天子用之,今特賜以葬?!?唐 司空圖 《楊柳枝》詞之四:“臺(tái)城細(xì)仗曉初移,詔賜千官禊飲時(shí)。緑帳遠(yuǎn)籠清珮響,更曛晴日上龍旗?!?清 曹寅 《正月二十九日隨駕入侍恭紀(jì)》詩之一:“期門百隊(duì)龍旂后,更有名王萬騎陪。”
2.借指天子。 宋 蘇軾 《王晉卿作煙江迭障圖仆賦詩十四韻晉卿和之語特奇麗因復(fù)次韻》:“屈居華屋啗棗脯,十年俯仰龍旂前?!?明 夏完淳 《大哀賦》:“登陴而魚鑰倉皇,入援而龍旂震蕩?!?/p>
3.指得專征伐的將帥之旗。 唐 岑參 《獻(xiàn)封大夫破播仙凱歌》之三:“丈夫鵲印搖邊月,大將龍旗掣海云?!?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一:“ 馮雙禮 將左, 白文選 將右,而 可望 建龍旗鼓吹居中。大兵急攻之,敗走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龍章 ”。
4. 清 代國旗。 清 黃遵憲 《香港感懷》詩:“山頭風(fēng)獵獵,猶自誤龍旗?!?老舍 《老張的哲學(xué)》第八:“鄉(xiāng)下人們對于城里掛著‘龍旗’,‘五色旗’,或‘日本旗’,是毫不關(guān)心的?!?/p>
- 寂寥滿地落花紅,獨(dú)有離人萬恨中——— 京兆女子題興元明珠亭
- 千古繁華行樂地,誰笑誰歌誰酌——— 劉云震念奴嬌 都城元夜
- 才薄官仍重,恩深責(zé)尚輕——— 白居易重到江州感舊游題郡樓十一韻
- 要是閉門防俗客,莫令到眼敗吾詩——— 吳龍翰散發(fā)
- 誰喚晚煙集。——— 王質(zhì)滴滴金
- 寸心隨履舄,只影在江湖——— 趙善括上王右司三十韻
- 驥足難留,牛刀暫屈,匪朝伊夕步花磚。——— 吳則禮多麗
- 投贈(zèng)頗堪華錦繡,擇交當(dāng)勝佩韋弦——— 程公許和答括蒼龔顏質(zhì)
- 昨聞歸舊寺,暫別欲經(jīng)年——— 司空曙寄準(zhǔn)上人
- 江湖不可到,移植苦勤劬——— 蘇軾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