謾語
詞典解釋
(1).說謊話。 宋 邵博 《聞見后錄》卷二一:“ 光 年五六歲,弄青胡桃,女兄欲為脫其皮,不得。女兄去,一婢子以湯脫之。女兄復(fù)來,問脫胡桃皮者。 光 曰:‘自脫也?!?a href="/hycd/x/x141578.htm" target="_blank">先公適見,訶之曰:‘小子何得謾語。’ 光 自是不敢謾語?!?b>《明史·左良玉傳》:“ 馬士英 、 阮大鋮 用事,慮東林倚 良玉 為難,謾語修好,而陰忌之?!?/p>
(2).謊話。 郭希仁 《錢君定三傳》:“抵 青門 ,仰瞻城郭壯偉,嘆曰:古人謂攻城略地,殊非易事,向嗤為謾語,今乃信之?!?/p>
(1).隨意相語。謾,通“ 漫 ”。 南唐 馮延巳 《鵲踏枝》詞之四:“夜夜夢魂休謾語。已知前事無尋處?!?清 周亮工 《書影》卷十:“其身危,則顯言不可而曲言之;其思苦,則莊語不可而謾語之?!?/p>
- 凝思天地始胚胎,清川一道何從來——— 張嵲入峽詩
- 向上林,留此占年芳。——— 劉幾梅花曲
- 響誤擊刺鬧,焰疑彗孛飛——— 皮日休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火
- 水流縈檻角,山奮入簾鈞——— 王阮溪山堂三首
- 未必人知春意思,還獨(dú)自,繞花行。——— 辛棄疾江神子/江城子
- 嗟余詎可如材者,政似飄飄秋后楓——— 趙蕃八月八日發(fā)潭州后得絕句四十首
- 小機(jī)真龍象,方為人天師——— 吳芾機(jī)簡堂余里人也在方外三十年未識(shí)其面乾道己
- 短發(fā)蕭蕭襟袖冷,便覺都無袢褥。——— 盧炳念奴嬌
- 龜疇鳳柙,騰實(shí)飛英——— 佚名十二時(shí)/憶少年
- 谷口開朱門——— 王維同廬拾遺過韋(一作章。非)給事東山別業(yè)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