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衣
詞典解釋
(1).古人服飾,用以遮蔽臉面。《西京雜記》卷一:“今日嘉辰,貴姊懋膺洪冊(cè),謹(jǐn)上襚三十五條,,以陳踴躍之心:金華紫輪帽、金花紫輪面衣?!?b>《晉書·惠帝紀(jì)》:“行次 新安 ,寒甚,帝墮馬傷足,尚書 高光 進(jìn)面衣,帝嘉之?!?宋 高承 《事物紀(jì)原·冠冕首飾·帷帽》:“又有面衣,前后全用紫羅為幅,下垂,雜他色為四帶垂於背,為女子遠(yuǎn)行乘馬之用。亦曰面帽?!?/p>
(2).指死者的蓋面布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支諾皋上》:“ 幾郎 就木之時(shí),面衣忘開口,其時(shí)匆匆就剪,誤傷下脣。” 唐 戴孚 《廣異記·仇嘉福》:“家人倉卒悲泣, 嘉福 直入,去婦面衣候氣,頃之,遂活?!?/p>
0
糾錯(cuò)
詩詞名句推薦
- 愁送遠(yuǎn),駐西臺(tái)車馬,共惜臨流——— 吳文英聲聲慢(陪幕中餞孫無懷于郭希道池亭,閏重九前一日)
- 臺(tái)上忘憂草發(fā),洲前含笑花開——— 胡宏書懷四首
- 未知張王后,誰并百代則。——— 杜甫殿中楊監(jiān)見示張旭草書圖
- 及其利害出,倏已亡其人——— 張耒任仲微閱世亭
- 干祿不得志,移家住遠(yuǎn)山——— 釋惠渙送王山人歸隱
- 宣華無樹著啼鶯,惟有摩訶春水生——— 陸游花時(shí)遍游諸家園
- 生怕因循紛委地,仙去難尋蹤跡——— 王千秋念奴嬌(水仙)
- 近瀑衣裳泠,和云筆硯涼——— 高似孫寄天臺(tái)蕭練師
- 牧羊來海上,泛棹向山陰——— 梅堯臣次韻和酬楊樂道待制詠雪
- 含微卜筮遠(yuǎn),抱數(shù)陰陽密——— 張欽敬洛出書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