邈綿
詞典解釋
亦作“ 邈緜 ”。 1.遙遠(yuǎn);曠遠(yuǎn)。 元 吳師道 《吳禮部詩(shī)話(huà)》:“愿自致於其間兮,嗟道里之邈綿?!?明 湯顯祖 《青雪樓賦》序:“辛巳:以失意 江陵 相致仕里居,而予亦跧伏 江 外,徽音邈綿。”
(2).連綿不斷貌。 明 吳承恩 《述壽賦》:“粵我 淮川 ,丁由邈綿,開(kāi) 漢 室之勛閥,典 周 邦之將權(quán)?!?清 程麟 《此中人語(yǔ)·呂光復(fù)詩(shī)》:“ 王公 老去澤蕭瑟, 蘇小 情深托邈緜。” 清 陳維崧 《沁園春·南畊新葺梅廬閉關(guān)學(xué)仙詞以記之》詞:“半畝之宮,點(diǎn)綴纔經(jīng),林巒邈綿。”
0
糾錯(cuò)
詩(shī)詞名句推薦
- 巉巉見(jiàn)銅闕,左右皆輔弼——— 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(shī)二十首初入太湖
- 番番従高來(lái),一一投澗坑。——— 蘇軾新灘
- 綠苔春水水中影,夜月平沙沙上棲。——— 劉商泛舒城南溪,賦得沙鶴歌奉餞張
- 潔眼朝上清,綠景開(kāi)紫霞。——— 顧況朝上清歌
- 觥巡屢卷明星出,花翹零落隨衣裾——— 蔡襄至和雜書(shū)五首八月一日
- 柳色黃金嫩,梨花白雪香——— 李白宮中行樂(lè)詞八首
- 拄杖挑起空中云,缽盂漉上波心月——— 白玉蟾送珊上座歸育王
- 端委康國(guó)步——— 沈約和陸慧曉百姓名詩(shī)
- 拂蜺九旗映,儀鳳八音殊。——— 岑文本奉和正日臨朝
- 少年無(wú)不可,行矣莫凄凄。——— 高適送裴別將之安西
最新應(yīng)用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