鳴沙
詞典解釋
(1).地名。在今 寧夏 中衛(wèi) 。 隋 置。《元和郡縣圖志·靈州》:“ 鳴沙縣 ……西枕 黃河 ,人馬行經(jīng)此沙,隨路有聲,異於餘沙,故號‘鳴沙’?!?宋 司馬光 《塞上》詩:“劍客蒼鷹隊,將軍白虎牙。分兵邏 圁水 ,縱騎獵 鳴沙 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送贛州曾庭聞孝廉移家寧夏》詩:“夜半酒樓羌笛起,軟裘衝雪踏 鳴沙 ?!?吳翌鳳 箋注引《一統(tǒng)志》:“ 鳴沙 故城在 寧夏府 中衛(wèi)縣 西,人馬過此則沙有聲。”
(2).山名。在今 甘肅 敦煌 南。東西長約40公里,南北寬20公里。《元和郡縣圖志·沙州》:“ 鳴沙山 ,一名 神沙山 ,在縣南七里。今按其山積沙為之,峯巒危峭,踰於山石。四面皆為沙壠,背有如刀刃,人登之即鳴,隨足頽落,經(jīng)宿風(fēng)吹,輒復(fù)如舊?!?b>《新五代史·四夷附錄三·于闐》:“ 瓜州 南十里 鳴沙山 ,云冬夏殷殷有聲如雷,云《禹貢》 流沙 也?!?/p>
國語詞典
鳴沙
-
縣名。
-
山名。
- 花草隨意生,紅綠同一盛——— 姜特立除草篇
- 夜蘭秉燭驚相對——— 張炎踏莎行(跋伯時弟撫松寄傲詩集)
- 歡喜少,惡性多——— 釋梵琮闡提歌
- 離叢自欲親香火,抱節(jié)何妨共歲寒。——— 楊巨源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題山欄孤竹
- 十年困奔走,櫛沐飽風(fēng)雨。——— 蘇軾見子由與孔常父唱和詩輒次其韻余昔在館中同
- 剛強柔弱,善惡分明,天地報應(yīng)不同。——— 侯善淵聲聲慢一○首
- 不能留姹女,爭免作衰翁——— 白居易燒藥不成命酒獨醉
- 內(nèi)惟負且乘,徒以弱似仁——— 權(quán)德輿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
- 女墻月色自荒荒,盡平寸壘——— 王奕西河
- 只消他香影,都吟不了——— 周權(quán)滿江紅 葉梅友八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