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地
詞典解釋
佛教語。即遠(yuǎn)行地。菩薩十地之七。在此階位,菩薩遠(yuǎn)離三界生死煩惱,成就方便智慧,證得無相空寂。亦稱已作地。相當(dāng)于小乘羅漢果的階位。見《大智度論》卷七五?!?a href="/hycd/h/h255836.htm" target="_blank">華嚴(yán)經(jīng)·十地品》:“菩薩摩訶薩修此妙行,如是方便慧現(xiàn)前故,名為入七地……深智慧定心,具行六地巳;一時生方便,智慧入七地。” 隋 慧遠(yuǎn) 《大乘義章》卷十四:“此從二地乃至七地,修道剪障,名斷煩惱?!?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分第十七章:“謂七地始得無生,是時已悟理。但至于十地,金剛心現(xiàn),乃證體而作佛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十地 ”。
- 恨那時錯認(rèn)冤家,說盡了癡心話——— 高明【商調(diào)】金絡(luò)索掛梧桐 詠別
- 舟浮十里芰荷香,歌發(fā)一聲山水綠。——— 韋皋天池晚棹
- 依微聽雞犬,深柳映人家——— 張耒山行
- 前望隴山屯劍戟,后憑巫峽鎖烽煙——— 李衍過白衛(wèi)嶺和韓昭
- 幕客開新第,詞人遍有詩——— 黃滔陳侍御新居
- 江空無畔,凌波何處,月橋邊、青柳朱門。——— 張先行香子
- 北風(fēng)忽卷熱,山頂云已馳——— 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
- 沙禽固不知,釣伴猶初覺——— 陸龜蒙奉和襲美添漁具五篇背蓬
- 陋巷掩弊廬,高居敞華屋。——— 白居易聞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,時予亦宿崔
- 自今起仁略炮燔,縱彼川泳鱗鰭掀——— 員興宗永嘉水
- 10山地自行車騎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