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子
詞典解釋
(1).指 春秋 鄭國 七大夫?!?a href="/hycd/z/z125891.htm" target="_blank">左傳·襄公二十七年》:“ 鄭伯 享 趙孟 於 垂隴 , 子展 、 伯有 、 子西 、 子產(chǎn) 、 子大叔 、二 子石 從。 趙孟 曰:‘七子從君以寵 武 也,請皆賦以卒君貺, 武 亦以觀七子之志?!?/p>
(2).指 周褒姒 的七個親黨?!?a href="/hycd/h/h251136.htm" target="_blank">后漢書·左雄傳》:“及 幽 厲 昏亂,不自為政, 褒 艷 用權(quán),七子黨進(jìn),賢愚錯緒,深谷為陵。” 李賢 注:“七子皆 襃姒 之親黨,謂 皇甫 為卿士 仲允 為膳夫, 家伯 為宰, 番 為司徒, 蹶 為趣馬, 棸子 為內(nèi)史。 楀 為師氏也。 厲 王淫於色,七子皆用,言妻黨盛也?!?/p>
(3).指 漢景帝 時同時起兵的 吳 楚 等七諸侯國之王。《文選·陸機(jī)<五等論>》:“是以諸侯阻其國家之富,憑其士民之力,勢足者反疾,土狹者逆遟,六臣犯其弱綱,七子衝其漏網(wǎng)?!?李善 注:“《漢書》曰:‘ 景帝 即位, 朝錯 説上,令削 吳 。及書至, 吳王 起兵誅 漢 吏二千石以下, 膠西 膠東 淄川 濟(jì)南 楚 趙 亦皆反也?!?/p>
(4).指 漢 末 建安 時期作家 孔融 、 陳琳 、 王粲 、 徐干 、 阮瑀 、 應(yīng)瑒 、 劉楨 等七人,稱 建安 七子。見 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·論文》。 唐 羅隱 《寄酬鄴王羅令公》之一:“書札二 王 爭巧拙,篇章七子避風(fēng)流?!?胡蘊(yùn)玉 《中國文學(xué)史序》:“其時三祖葉其高論,七子分其麗則,《翰林》總其菁華,《典論》詳其藻絢?!?/p>
(5). 明 代 弘治 、 正德 年間 李夢陽 、 何景明 、 徐禎卿 、 邊貢 、 康海 、 王九思 、 王廷相 等七人,并以文章名世,稱“前七子”。見《明史·李夢陽傳》。又 嘉靖 、 隆慶 時期 李攀龍 、 謝榛 、 梁有譽(yù) 、 宗臣 、 王世貞 、 徐中行 、 吳國倫 等七人,亦以文章名世,稱“后七子”。見《明史·李攀龍傳》。
(6). 漢 代宮中女官名。《漢書·外戚傳序》:“又有美人、良人、八子、七子、長使、少使之號焉……七子視八百石,比右庶長?!?/p>
- 瘦藤輕屨蘚衣并,路過危峰截杳冥——— 釋重顯送僧之金華兼簡周屯田
- 霞衣相對舊貂蟬。——— 李朝卿小重山
- 鱠縷薦盤鳊項(xiàng)縮,酒杯行算蟹螯香——— 宋祁漢南都監(jiān)官廨射亭
- 金鏃因形制,臨畦發(fā)永嘆——— 劉子翚園蔬十詠波{上艸下棱}
- 下令蠲里布,指期輕市租——— 劉禹錫武陵觀火詩
- 憐君潦倒誰復(fù)省,場屋十年名烜赫——— 張耒寄陳器之
- 受露紅蘭晚,迎霜白薤肥。——— 李吉甫九日小園獨(dú)謠贈門下武相公
- 昊天成命,后則受之——— 學(xué)士院紹興二十八年祀圜丘
- 伊余夙所慕,陪賞亦云忝——— 韓愈陪杜侍御游湘西兩寺獨(dú)宿有題一首,因獻(xiàn)楊常侍
- 玉觴椒酒陪歡宴,總道今春勝舊春——— 許應(yīng)龍貴妃閣春帖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