褰帷
詞典解釋
亦作“ 褰幃 ”。1.撩起帷幔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疾謬》:“開車褰幃,周章城邑。”《南史·后妃傳上·潘淑妃》:“帝好乘羊車經(jīng)諸房, 淑妃 每莊飾褰帷以候。”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卷三七:“隨起身褰帷拂枕,疊被鋪牀?!?/p>
(2).《后漢書·賈琮傳》:“ 琮 為 冀州 刺史。舊典,傳車驂駕,垂赤帷裳,迎於州界。及 琮 之部,升車言曰:‘刺史當(dāng)遠視廣聽,糾察美惡,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?’乃命御者褰之。”后因以“褰帷”為官吏接近百姓,實施廉政之典。《梁書·劉孝綽傳》:“方且褰帷自厲,求瘼不休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擬除開封縣令可鄭州刺史》:“以爾具官某,宰予赤縣,綽有政聲,宜旌墨綬之賢,用布褰帷之化。” 清 陳夢雷 《贈臬憲于公》詩:“褰幃 巴子國 ,攬轡墊 江 濱。”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杯酒七峰下,逸思九天上——— 鄧肅次韻王信州古風(fēng)
- 松雨時復(fù)滴,寺門清且涼——— 崔國輔宿法華寺
- 白發(fā)空垂三千丈,一笑人間萬事——— 辛棄疾賀新郎·甚矣吾衰矣
- 我今迫貧賤,乃作分袂驚——— 趙蕃與成父弟自嚴(yán)礲同入城晚宿黃巖
- 懷祿兼就養(yǎng),更懷趨府心——— 韓翃送營城李少府
- 茅柴一杯酒,相對奈愁何——— 劉過闕景初進納長安相值於西采石話及家事因與對
- 東家之子,增之一分則太長,減之一分則太短;著粉則太白,施朱則太赤。——— 宋玉登徒子好色賦
- 頗與山翁稱,何嫌俗子譏——— 徐僑竹布道服
- 月落辭丹禁,春前引素旌——— 蔡襄溫成皇后挽詞二首
- 長愛沙洲水竹居,暮江春樹綠陰初——— 李群玉仙明洲口號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