竊鈇
詞典解釋
亦作“ 竊斧 ”。1.《列子·說符》:“人有亡鈇者,意其鄰之子。視其行步,竊鈇也;顏色,竊鈇也;言語,竊鈇也;動(dòng)作態(tài)度,無為而不竊鈇也。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。他日復(fù)見其鄰人之子,動(dòng)作態(tài)度,無似竊鈇者?!焙?a href="/hycd/y/y350354.htm" target="_blank">以為目隨心亂的典故。 唐 劉禹錫 《上杜司徒書》:“然而於竊鈇而知心目之可亂,於掇蜂而知父子之可間,於拾煤而知圣賢之可疑。” 宋 蘇軾 《辨試館職策問札子》之二:“然至於竊斧而知心目之可亂,於投杼而知母子之可疑,於拾煤而知圣賢之可惑?!?/p>
(2).謂王者大權(quán)被人所竊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漢書五行志錯(cuò)誤》:“案 周 當(dāng) 戰(zhàn)國(guó) 之世,微弱尤甚,故君疑竊斧,臺(tái)名逃債?!?/p>
- 莫年孤陋仍漂泊,可得斯人慰眼中——— 陳造次姜堯章餞徐南卿韻二首
- 閏歲饒光景,中旬始打春。——— 洪適南歌子
- 君子慮勝氣,思而后動(dòng),論而后行,行必思言之,言之必思復(fù)之,思復(fù)之必思無悔言,亦可謂慎矣。——— 戴圣大戴禮記·曾子立事第四十九
- 忽驚家已遠(yuǎn),身在大江東——— 楊萬里明發(fā)戈陽縣
- 誰知洛北朱門里,便到江南綠水游——— 徐凝侍郎宅泛池
- 滄海清江共今古,黃花紅葉雜秋冬——— 王铚九月二十七日與客游龍山
- 齒牙缺落無誤病,慚愧當(dāng)年謝幼輿——— 王洋和伯氏二首
- 人心忌孤直,木性隨改易——— 孟郊衰松
- 騎上瑤臺(tái),同赴金桃約——— 趙善括醉落魄/一斛珠
- 舉世附和者,人頭而畜鳴——— 陳獨(dú)秀告少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