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次
詞典解釋
亦作“ 取此 ”。1.隨便,任意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祛惑》:“此兒當(dāng)興卿門宗,四海將受其賜,不但卿家,不可取次也?!?唐 杜甫 《送元二適江左》詩:“經(jīng)過自愛惜,取次莫論兵?!?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一折:“兀的不取次棄舍,等閒拋掉。” 汪文溥 《子美囑題化佛化裝百相即柬亞子》詩:“有時(shí)西笑入 長安 ,七貴三公取次看?!?/p>
(2).草草,倉促。《敦煌變文集·葉凈能詩》:“何不揭氈看驗(yàn)之?取此行麁疎法令?!?宋 陸游 《秋暑夜興》詩:“呼童持燭開藤紙,一首清詩取次成?!?元 朱庭玉 《青杏子·送別》曲:“腸斷處,取次作別離?!?/p>
(3).次序。 北齊 斛律羨 《北齊樂歌》:“日日飲酒醉,國計(jì)無取次?!?/p>
(4).謂次第,一個(gè)挨一個(gè)地;挨次。 元 揭傒斯 《山市晴嵐》詩:“近樹參差出,行人取次多?!?清 朱彝尊 《是日再入保和殿侍宴》詩:“妙舞娑盤歇,華鐘取次催?!?/p>
- 衡門想蕪沒,蕭寺苦淹留——— 趙蕃秋日書懷
- 興馀輕拂遠(yuǎn)天色,曾向峰東海邊識——— 皎然奉應(yīng)顏尚書真卿觀玄真子置酒張樂舞破陣畫洞庭三山歌
- 草堂梅花千萬枝,新詩品題何太奇——— 林亦之奉酬稚春梅花行
- 森然有六女,包裹布與荊。——— 蘇軾初別子由
- 虛名百年慚愧,賴吾鄉(xiāng)、風(fēng)味近河?xùn)|——— 魏初木蘭花慢 次韻奉答劉兄
- 嗟我獨(dú)不飲,奈此天運(yùn)為——— 韓維騏驥池上與沖卿同賦
- 不來醉我傾家釀,反更分渠饤坐珍——— 趙蕃招仲威不至反辱惠梨
- 我自是笑別人底,卻元來、當(dāng)局者迷。——— 辛棄疾戀繡衾
- 見性志誠,念念回首處,即是靈山。——— 吳承恩西游記·第二十四回
- 世反是兮從貴,聊送君兮傷情——— 梅堯臣送王平甫擬離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