逡遁
詞典解釋
(1).卻行,恭順貌。《管子·戒》:“ 桓公 蹵然逡遁。”《漢書·雋不疑薛廣德等傳贊》:“ 薛廣德 保縣車之榮, 平當(dāng) 逡遁有恥, 彭宣 見險而止,異乎‘茍患失之’者矣。” 顏師古 注:“遁讀與巡同?!?/p>
(2).退避,退讓。 唐 顏師古 《匡謬正俗·逡遁》:“ 賈誼 《過秦》云:‘嘗以十倍之地,百萬之眾,仰關(guān)而攻 秦 , 秦 人開關(guān)延敵,九國之師逡遁而不敢進。 秦 無亡矢遺鏃之費,而天下已困矣。’遁者蓋取盾之聲以為巡字,當(dāng)音詳遵反……九國畏愞,自度無功,持疑不進,坐致敗散耳。后之學(xué)者既不知遁為巡字,遂改為遁逃,因就釋云?!?章炳麟 《訄書·官統(tǒng)下》:“夫以疆圉抗詔,叛也。又逡遁多畏,而弗能自立為小國,虛設(shè)節(jié)鎮(zhèn)也,孰用?”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橘顆圍仙飽紫芝,菊潭釀酒拍金卮——— 衛(wèi)涇為運使蔡國博壽二首
- 明日放歸歸去后,世間就不要春風(fēng)。——— 白居易楊柳枝一五首
- 緣識歸空寂,生前舊亦知——— 宋太宗緣識
- 回雁峰前憶隱淪,平生謀道不謀身——— 廖行之挽陳宣教直中
- 淡抹濃妝有余態(tài),西施終是老西施——— 方回晚登涌金門城望湖
- 家家繞屋栽楊柳,處處通渠種芰蓮——— 項安世圩田
- 同游馀啄不相害,海上鷗飛不避人——— 王洋鵲巢
- 無勞問蜀客,此處即高天。——— 武三思凝碧池侍宴應(yīng)制得出水槎
- 江山獨去游,游遍始應(yīng)休——— 魏野送丕上人南游
- 自有濟川勛業(yè)在,在勞兩柁與風(fēng)檣——— 易士達題鄧氏船齋
最新應(yīng)用
- 10夜之森治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