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辟
詞典解釋
(1).謂 夏 、 商 、 周 三代之刑法?!?a href="/hycd/z/z125891.htm" target="_blank">左傳·昭公六年》:“ 夏 有亂政,而作《禹刑》; 商 有亂政,而作《湯刑》; 周 有亂政,而作《九刑》。三辟之興,皆叔世也?!?/p>
(2).泛稱(chēng)刑法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三日侍宴曲水應(yīng)詔》詩(shī):“九疇式敘,三辟載清?!?/p>
(3).三王。 晉 陸云 《九愍·修身》:“仰 勛 、 華 之耿暉,詠三辟之遐音?!?/p>
(4).指被征聘的隱士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謝齊竟陵王教撰高士傳啟》:“ 巢 由 與 伊 旦 并流,三辟與四門(mén)共軌。”
多次征召。 唐 秦系 《山中枉皇甫溫大夫見(jiàn)招書(shū)》詩(shī):“三辟草堂仍被褐,數(shù)行書(shū)札忽臨門(mén)?!?/p>
國(guó)語(yǔ)詞典
三辟
-
夏商周三代的刑法。即夏的禹刑,商的湯刑,周的九刑。
- 左傳.昭公六年:「三辟之興,皆叔世也?!?/li>
- 孔穎達(dá).正義:「三辟,謂禹刑、湯刑、九刑也。」
- 聳蹕詔山祗——— 沈約侍游方山應(yīng)詔詩(shī)
- 公堂朝共到,私第夜相留——— 賈島酬姚合校書(shū)
- 紫府空歌碧落寒,曉星寥亮月光殘——— 李群玉紫極宮齋后
- 一從天下無(wú)真主,瓜割中原四百春。——— 周曇晉門(mén)賈后
- 雨露榮在妝,江湖滯一麾——— 程公許挽潼帥許侍郎成子三首
- 橫空盤(pán)硬語(yǔ),妥帖力排奡——— 韓愈薦士(薦孟郊于鄭馀慶也)
- 遂即世所知,以為溪之呼。——— 蘇軾故周茂叔先生濂溪(溪在廬山下。)
- 曾約道門(mén)終老住,步虛聲里寄閑眠——— 薛能送李倍巡官歸永樂(lè)舊居
- 道人三昧力,變化只和鉛。——— 王安石惠崇畫(huà)
- 松柏抱奇姿,自應(yīng)能歲寒——— 趙蕃擬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