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乘
詞典解釋
三乘車。每乘四馬。 殷 商 時(shí)為下大夫的儀制?!?a href="/hycd/l/l370453.htm" target="_blank">禮記·少儀》:“貳車者,諸侯七乘,上大夫五乘,下大夫三乘。” 鄭玄 注:“此蓋 殷 制也?!?/p>
(1).佛教語。一般指小乘(聲聞乘)、中乘(緣覺乘)和大乘(菩薩乘)。三者均為淺深不同的解脫之道。亦泛指佛法。《魏書·釋老志》:“初根人為小乘,行四諦法;中根人為中乘,受十二因緣;上根人為大乘,則俢六度。雖階三乘,而要由修進(jìn)萬行,拯度億流,彌歷長(zhǎng)遠(yuǎn),乃可登佛境矣?!薄?a href="/hycd/x/x107380.htm" target="_blank">西游記》第二回:“妙演三乘教,精微萬法全。” 潘飛聲 《甘露寺》詩(shī):“荒苔佛座參三乘,老樹僧房坐六朝?!?/p>
(2).道教語。謂以 元始天尊 所傳為大乘上法,屬洞真部;以 靈寶天尊 所傳為中乘中法,屬洞元部;以 道德天尊 所傳為小乘初法,屬洞神部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一:“精研三乘,詳觀四輔?!?/p>
- 鸞鳳不女巢,所藏鴉與鴟——— 張耒大榆
- 強(qiáng)項(xiàng)貧而樂,揚(yáng)眉?xì)庾院?/a>——— 汪元量酬隱者劉桃岡
- 男兒且如此,何用嘆平生。——— 杜荀鶴寄李溥
- 所以九折阪,回車不敢馳——— 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王陽
- 城中走馬趁殘春,詩(shī)別余花句句新——— 黃庶和元伯走馬看牡丹
- 殘暑赴西雍,冉冉忽秋晏——— 強(qiáng)至徙居
- 尚友卑自漢,讀書考先秦——— 陳造次韻解樞干二首
- 今日尊前無限思,萬重云月隔煙波。——— 趙嘏山陽韋中丞罷郡因獻(xiàn)
- 才見一抹斜陽,半堤香草,頓惹清愁起——— 龔自珍湘月·天風(fēng)吹我
- 東西兩目兮倚天,木陰陰兮泉涓涓——— 洪咨夔山中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