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齊
詞典解釋
亦作“ 散齋 ”。1.古禮于祭祀父母前七日不御不樂不吊,謂之“散齋”。齊,后多作“齋”。《禮記·祭義》:“致齊於內(nèi),散齊於外?!?鄭玄 注:“散齊,七日不御不樂不弔耳?!?b>《禮記·祭統(tǒng)》:“散齊七日以定之,致齊三日以齊之?!庇?a href="/hycd/f/f180782.htm" target="_blank">封建王朝皇帝祭社稷太歲等壇,行散齋,即在宮中齋戒,以別于祭天地等之行致齋。 漢 馬融 《東巡頌》:“散齋既畢,越翼良辰,棫槱增構(gòu),烈火燔燃。”《宋書·禮志一》:“殷祠,皇帝散齋七日,致齋三日。” 宋 莊季裕 《雞肋編》卷中:“天地、宗廟、神州地祇、太社、太稷、五方帝、日月、太一、九宮貴神、蠟祭百神、太廟奏告,并為大祠,散齋四日,致齋三日?!?/p>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