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陟
詞典解釋
(1).攀登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潁水》:“山下大澤周數(shù)里,而清深肅潔。水中有立石,高十餘丈,廣二十許步,上甚平整,緇素之士,多泛舟昇陟,取暢山情。”
(2).晉升。《魏書·崔鴻傳》:“茍必官須此人,人稱此職,或超騰昇陟,數(shù)歲而至公卿。”
(1).升登;攀登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効力》:“文章滂沛,不遭有力之將援引薦舉,亦將棄遺於衡門之下,固安得升陟圣主之庭,論説政事之務乎?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潁水》:“水中有立石,高十餘丈,廣二十許步,上甚平整,緇素之士,多泛舟升陟,取暢幽情?!?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粵西游記四》:“過橋,復東北升陟崗陀,四里,抵 思隴 。” 清 曹寅 《滁州清流關道中》詩:“坡陀倦升陟,蹭蹬愁躋舉?!?/p>
(2).升遷;提升。 唐 元稹 《崔弘禮鄭州刺史》:“侍中弘正以課來上,書為第一。不有升陟,謂之蔽能,得於信臣,予用丕允。”
提升;晉級。 宋 范仲淹 《奏重定臣僚轉(zhuǎn)官及差遣體例》:“或陞陟差遣,其幕職州縣官,未該磨勘,而有上項勞政者,亦與比類升擢?!?/p>
- 春回雨點溪聲里,人醉梅花燭影中——— 楊萬里除夕送次公子入京受縣
- 鼓絕天街冷霧收,曉來風景已堪愁。——— 翁承贊晨興
- 遵途稍已近,候吏來相續(xù)——— 皇甫曾遇風雨作(一作權德輿詩)
- 人生今日得驕貴,誰道盧姬身細微。——— 崔顥雜曲歌辭·盧姬篇
- 三詩聊寄忠臣憤,九死寧回國土腸——— 羅榮祖讀祖宗伯公臨難遺弟詩有感
- 鏡暈眉山,囊熏水麝。——— 賀鑄暈眉山/踏莎行
- 今日中臺重受賜,回頭已度十春雷——— 蘇頌昨日納還公擇詩卷相次復示三篇不獨說茶曲盡
- 待摘菜花添午供,便裁荷葉備春寒——— 釋仲皎懷剡川故居
- 萬井歡聲迎曉仗,九天和氣下人寰——— 樓鑰雪中迎駕
- 我已夤緣觀盛事,更看公等致隆平——— 袁說友蜀進士許成子魁天下用其殿前賦詩韻以志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