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誡
詞典解釋
(1).佛教沙彌的十種戒律:不殺生,不偷盜、不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、不涂飾香鬘、不歌舞觀聽、不眠坐高廣嚴(yán)麗床座、不食非時食、不蓄金銀寶。《魏書·釋老志》:“其為沙門者,初修十誡,曰沙彌。”參閱《釋氏要覽·戒法》。
(2). 希臘 語DékaLógoi意譯。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基本誡命。傳為上帝在 西奈山 上授予 摩西 ,共十條:除 耶和華 外不可信別的神;不可造偶像,拜偶像;不可妄稱 耶和華 的名;當(dāng)守安息日為圣日;當(dāng)孝敬父母;不可殺人;不可奸淫;不可偷盜;不可作假見證;不可貪戀他人的財物。各教派在條文的具體寫法上稍異。參閱《圣經(jīng)·出埃及記》。
(3).摩尼教戒律之一。即:不拜偶像;不謊語;不貪;不殺;不淫;不盜;不詐偽或行邪道巫術(shù);不二心;不惰;每日進行四次祈禱,實行齋戒和懺悔。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浯溪有石高嵯峨,公方東征如此何——— 范成大鎮(zhèn)東行送湯丞相帥紹興
- 路窮得精廬,稅駕諮祖始——— 陳與義游峴山次韻三首
- 貪涼分石坐,野服岸巾紗——— 林尚仁和陳藥房納涼
- 窮途有快意,辟席得異聞——— 陳造再用才子富文華校讎天祿閣韻贈周教授
- 富貴政妨人作樂,抵須辛苦問乘槎——— 方岳野步
- 中年情緒似秋華,開亦無聊落亦差——— 寧調(diào)元游白云歸,感賦四律,并柬同游諸子
- 進不厭朝市,退不戀人寰——— 白居易贈杓直
- 饑而欲食,寒而欲暖,勞而欲息,好利而惡害,是人之所生而有也。——— 荀子荀子·榮辱
- 有道士尹可元,精練善畫,以遺火得罪,當(dāng)死——— 蘇軾贈李道士(并敘)
- 怪底樓前多種柳,相思。——— 張炎南鄉(xiāng)子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