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月
詞典解釋
(1).指農(nóng)歷正月?!对?shī)·豳風(fēng)·七月》“一之日觱發(fā)” 唐 孔穎達(dá) 疏:“《春秋元命包》曰:‘ 周 人以十一月為正, 殷 人以十二月為正, 夏 人以十三月為正?!薄?a href="/hycd/h/h251136.htm" target="_blank">后漢書·陳寵傳》:“十三月陽(yáng)氣已至,天地已交,萬(wàn)物皆出,蟄蟲始振,人以為正, 夏 以為春?!?李賢 注:“十三月,今正月也?!?宋 洪邁 《容齋續(xù)筆·三易之名》:“ 夏 以十三月為正……所謂十三月者,承十二月而言,即正月耳。”參見“ 三正 ”。
(2).指 殷商 所置閏月。因其都放在歲末,故稱?!?a href="/hycd/s/s289584.htm" target="_blank">史記·歷書》“十二無(wú)大餘” 唐 司馬貞 索隱:“歲有十二月,有閏則云十三月?!卑?,“十三月” 殷 墟卜辭中常見。
- 新墳青嶂疊,寒食白云垂。——— 齊己哭鄭谷郎中
- 只此是、非咒非符非罡訣。——— 莫起炎滿江紅
- 飲冰俾消渴,斷谷皆清羸。——— 黃滔喜翁文堯員外病起
- 一狼將四子,二嶺走千羊——— 陳師道捕狼
- 怨月收紈扇,輕云怯紵衣——— 宋祁早秋
- 看雞飛蟾宮,兔走丹闕,更無(wú)煩惱——— 佚名永遇樂
- 達(dá)人千鈞弩,一弛難再彀。——— 蘇軾次韻答章傳道見贈(zèng)
- 明堂占?xì)馍?,華蓋辨星文。——— 楊炯出塞
- 上德同之豈無(wú)意,故園山路一枝枝——— 歐陽(yáng)詹與洪孺卿自梁州回途中經(jīng)駱谷見野果有閩中懸壺子…閩人
- 笑我有詩(shī)三百首,馬蹄紅日急于名——— 杜荀鶴題仇處士郊居(處士棄官卜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