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文
詞典解釋
(1).本謂遵循 文王 法度。后泛指遵循先王法度。《公羊傳·文公九年》:“繼 文王 之體,守 文王 之法度?!薄?a href="/hycd/s/s289584.htm" target="_blank">史記·外戚世家》:“自古受命帝王及繼體守文之君,非獨(dú)內(nèi)德茂也,蓋亦有外戚之助也?!?司馬貞 索隱:“守文猶守法也,謂非受命創(chuàng)制之君,但守先帝法度為之主耳。” 晉 陸機(jī) 《辯亡論》上:“虔修遺憲,政無大闕,守文之良主也?!薄?a href="/hycd/x/x207093.htm" target="_blank">新唐書·姚崇宋璟傳贊》:“故 唐 史臣稱 崇 善應(yīng)變以成天下之務(wù), 璟 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。二人道不同,同歸于始,此所以佐 唐 使中興也?!?宋 王安石 《委任》:“當(dāng)是時(shí),守文之盛者,二君( 漢文帝 、 漢武帝 )而已。” 清 姚鼐 《雄縣詠周世宗》詩:“王朝庶見真英武,再世何難嗣守文?!?/p>
(2).墨守舊說;恪守成規(guī)?!?a href="/hycd/h/h251136.htm" target="_blank">后漢書·張純曹褒等傳論》:“ 漢 興,諸儒頗修蓺文;及 東京 ,學(xué)者亦各名家。而守文之徒,滯固所稟,異端紛壇,互相詭激,遂令經(jīng)有數(shù)家,家有數(shù)説,章句多者或乃百餘萬言,學(xué)徒勞而少功,后生疑而莫正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論說》:“迄至 正始 ,務(wù)欲守文, 何晏 之徒,始盛玄論。” 章炳麟 《訄書·學(xué)變》:“蓋 吳 士未遭禪讓,無所忿恚,故多守文。及其惑于仙道,根諸天性,亦視憤世長(zhǎng)往者為甚也?!?/p>
- 隔墻野鳥啼晴晝,駐馬行人照白頭——— 賀鑄陳留南城馬上簡(jiǎn)李公年
- 穿墉有閑土,嚙絲無余衣。——— 孟郊贈(zèng)韓郎中愈
- 玉鉤雙語燕,寶甃楊花轉(zhuǎn)——— 陳克菩薩蠻·綠蕪墻繞青苔院
- 氣入層漢,疑有素鶴飛鳴。——— 曹勛松梢月
- 聞?wù)f賈耘老,舊曾居此間——— 韋居安景定壬戌冬得數(shù)椽于城南慈感渡側(cè)詢之故老云
- 圣德同天運(yùn),神功并日升——— 程珌寧宗皇帝挽詩
- 我耕不藝秫,還以供瓶罌——— 黎廷瑞醉中放言
- 道高留不住,道去更何云——— 貫休送道士歸天臺(tái)
- 聲跡周行舊,人門漢相延——— 孫應(yīng)時(shí)送朱仲微使君赴闕
- 乳泉出重海,作賦聊記異——— 王亞夫題蘇子瞻書夫天慶觀乳泉賦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