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海為家
詞典解釋
(1).四海之內(nèi),盡屬一家。指帝王擁有天下。引申為天下一統(tǒng)之意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(jì)》:“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,非壯麗無以重威,且無令后世有以加也?!?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方今圣上,同天號(hào)於帝皇,掩四海而為家。” 唐 劉禹錫 《西塞山懷古》詩:“今逢四海為家日,故壘蕭蕭蘆荻秋?!?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吟劍詩》:“手持三尺定山河,四海為家共飲和。”參見“ 四海一家 ”。
(2).志在四方,到處為家。 明 羅貫中 《風(fēng)云會(huì)》第一折:“四海為家,寸心不把名牽掛。”
(3).喻人居無定所。 吳祖光 《闖江湖》第三幕:“咱們作藝的四海為家,兩個(gè)山碰不上,兩個(gè)人總有碰上的日子?!?郭小川 《在大沙漠中間》詩:“他們是四海為家的兵士,過慣戎馬生活?!?/p>原指帝王占有全國。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當(dāng)作自己的家。指志在四方,不留戀家鄉(xiāng)或個(gè)人小天地。
四海為家出處
國語詞典
四海為家
-
- 唐.陳諷.連理樹賦:「四海為家,豈必移根於上苑?」
- 明.羅貫中.風(fēng)雲(yún)會(huì).第一折:「四海為家,寸心不把名牽掛?!?/li>
-
稱人漂泊無定所。
近義詞: 到處為家 浪跡江湖 斷梗飄萍
反義詞: 安土重遷
- 如君美才具,日月升云衢——— 謝絳答梅圣俞問隱
- 家山一望三午里,華發(fā)雙親七十稀——— 劉黻賦望云寮
- 丹空遺灶形難蛻,草暗孤城首重回——— 林景熙瑞安院
- 結(jié)茅曾在碧江隈,多病貧身養(yǎng)拙來——— 李中思九江舊居三首
- 使君終日倚朱欄,綠樹高樓掩映間——— 鄭獬夷陵張仲孚以荊州無山為戲輒書二絕
- 綠荑含素萼,采折自逋客——— 顏真卿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
- 放翁夜半酒初解,落月銜山聞杜鵑——— 陸游宿石帆山下
- 前席命才彥,舉朝推令名——— 錢起送蔣尚書居守東都
- 花陰月,柳梢鶯,近清明。——— 晏幾道愁倚闌令
- 梨花下香風(fēng)玉樽,松株外落日金盆——— 張可久【中呂】滿庭芳_春暮韶光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