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衞
詞典解釋
亦作“ 宿衛(wèi) ”。 1.在宮禁中值宿,擔(dān)任警衛(wèi)。《史記·齊悼惠王世家》:“后四年,封 章 弟 興居 為 東牟侯 ,皆宿衞 長(zhǎng)安 中?!?唐 羅鄴 《老將》詩(shī):“年年宿衞天顏近,曾把功勛奏 建章 ?!?清 龔自珍 《書果勇侯入覲》:“凡宿衞之臣, 滿洲 輒除 乾清門 侍衞,其有異材,重以貴戚,乃擢御前侍衞; 漢 籍,輒除大門上侍衞,日直不過(guò)閾?!?/p>
(2).保衛(wèi),守護(hù)。 漢 賈誼 《新書·藩傷》:“愛(ài)之故使飽粱肉之味,玩金石之聲,臣民之眾,土地之博,足以奉養(yǎng)宿衞其身?!?漢 荀悅 《漢紀(jì)·文帝紀(jì)》:“陛下遷 淮南王 ,欲使改過(guò),有司宿衞不慎,故病死?!?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一:“﹝ 王業(yè) ﹞卒於 湘江 ,有二白虎,低頭曳尾,宿衛(wèi)其側(cè)?!?/p>
(3).皇帝的警衛(wèi)人員;禁軍。 北魏 崔鴻 《十六國(guó)春秋·前趙·劉聰》:“九月犬與豕交于宮門,有豕著進(jìn)賢冠,昇 聰 御坐,犬冠武冠帶綬,與豕并昇,俄而鬭死,殿上宿衞莫有見(jiàn)其入者。” 宋 馬永卿 《嬾真子》卷二:“舊傳: 柳氏 出一婢,婢至宿衞 韓金吾 家,未成券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古史鉤沉論四》:“宿衞之武勇,有不欲受賓之節(jié)制者矣;一姓之家法,有不欲受賓之論議者矣?!?/p>
- 芳蓮墜紛,疏桐吹綠,庭院暗雨乍歇——— 姜夔八歸 湘中送胡德華
- 步步自憐春日影,蕭蕭猶起朔風(fēng)聲——— 張賈和裴司空答張秘書贈(zèng)馬詩(shī)
- 青眼到朱扉,白屋成華胄——— 華岳柴氏
- 從今與君別,花月幾新殘——— 崔信明送金竟陵入蜀
- 繭紙鉛華字字新,不須刀筆勒?qǐng)?jiān)珉——— 艾性夫謝了心聰上人以惡詩(shī)入逡巡碑
- 莫辭終夕醉,易老少年身——— 徐夤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韻
- 白首東西客,黃河晝夜清。——— 林寬關(guān)下早行
- 拔地凌霄峰,嵯峨倚寥泬——— 釋普度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帝心憂虢俗,暫輟掖垣臣——— 劉得仁送錢給事赴虢州
- 人爭(zhēng)羨,青鬢未饒,恩袍草色光凝——— 朱唏顏書錦堂 壽孔竹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