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鉢
詞典解釋
亦作“ 托缽 ”。1.手托缽盂。指僧人赴齋堂吃飯或向施主乞食。缽。梵語(yǔ)的省音譯,意為應(yīng)器。比丘的食器?!堵?lián)燈會(huì)要·雪峰義存禪師》:“鐘未鳴,鼓未響,托鉢向甚么處去?”《續(xù)傳燈錄·惟正禪師》:“聞托鉢乞食,未聞安坐以享?!?明 高濂 《玉簪記·譚經(jīng)》:“衣食渾無措,空門來托鉢?!?明 陳貞慧 《書癸巳毘陵事》:“其時(shí)有 澹上人 ,從 匡廬 來,肩瓢笠,日托缽於市?!?/p>
2.泛謂貧困求人。 清 張鹿徵 《與程端伯先生書》:“邇來落魄無似,托鉢 東牟 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崔秀才》:“盍投筆從戎,聊以博升斗,不猶愈於托鉢同人,受守錢虜之輕薄乎?”《黑籍冤魂》第二十回:“終日在街頭沿門托缽,到了夜間,就在人家屋檐下歇宿?!?/p>
- 朝野交游能有幾,文章氣味已無多——— 連文鳳送林校書入山
- 倒囊僅得千竿竹,掃地初開一畝宮——— 蘇轍初得南園
- 擁樹溪云迷近遠(yuǎn),低檐山果亂紅青——— 朱繼芳和顏長(zhǎng)官百詠山居
- 我昔絕江看吳山,朝光正落山水間——— 呂同老題高房山夜山圖
- 柴門有客方高枕,石鼎無人共試茶——— 李處權(quán)喜雪
- 國(guó)訝終軍少,人知賈誼賢——— 王維哭祖六自虛(時(shí)年十八)
- 井命復(fù)書書卷內(nèi),千秋忠跡表維揚(yáng)——— 乾隆題史可法像
- 凌霄何自名,緣木與俱生——— 趙蕃籬落間見凌霄偶書
- 可惜無多水,難堪著釣船——— 楊萬里池亭
- 落疑天未悟,壓恐地難任——— 王令春雪有感呈王正叔束徽之
- 1金屬混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