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和
詞典解釋
(1).太平。 漢 揚雄 《法言·孝至》:“或問泰和。曰:其在 唐虞 、 成周 乎?” 宋 光宗 《策問》:“其為朕稽古今之宜,推治化之本,凡可以同風(fēng)俗,清刑罰,成泰和之效者,悉意而條陳之。朕將親覽?!?a href="/hycd/c/c54610.htm" target="_blank">參見“ 太和 ”。
(2).天地間沖和之氣。 明 徐渭 《梅賦》:“先則渾淪龐篤,含泰和而獨飽,酸則甘辛醎苦,受何味而弗便?!眳⒁姟?太和 ”。
(3).和睦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蔡專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國文》:“其至少數(shù)抱猜忌之見,騰離間之口者,皆將為泰和所同化,而無復(fù)纖翳之留。”參見“ 太和 ”。
0
糾錯
詩詞名句推薦
- 夫子秉家義——— 李白贈友人其三
- 身雖可滅名不窮,魂交心與之死靡——— 韓似山聚八仙花歌贈江淮肥遁子
- 須臾忽斂縮,幽咽鏘琳璆——— 程公許行至羅江代者爽期得史者書復(fù)還涪濱徑走富樂
- 白首奉身歸畎畝,清霄無夢接鵷鸞——— 陸游五月七日拜致仕敕口號
- 老我天涯倦客,一杯醉玉先頹。——— 白樸風(fēng)入松
- 天子蒞止,疇敢不莊——— 佚名淳熙三年發(fā)皇后冊寶十三首
- 放在愁邊。——— 辛棄疾丑奴兒/采桑子近來愁似天來大
- 去日既逢梅蕊綻,來時應(yīng)見杏花開。——— 佚名又示段文昌
- 紅茵照水開樽俎,翠幕當(dāng)云發(fā)管弦——— 楊巨源邵州陪王郎中宴
- 欲將尊酒遣新愁,誰知引到愁深處——— 向子諲踏莎行(政和丙申九江道中)
最新應(yīng)用
- 4詩詞助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