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春
詞典解釋
(1).早春郊游。 唐 宋 風(fēng)俗,都城士女在正月十五日收燈后爭(zhēng)先至郊外宴游,叫探春。 唐 孟郊 《長(zhǎng)安早春》詩(shī):“公子醉未起,美人爭(zhēng)探春?!?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探春》:“都人仕女,每至正月半后,各乘車跨馬供帳於園圃或郊野中,為探春之宴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西湖游幸》:“都城自過收燈,貴游巨室,皆爭(zhēng)先出郊,謂之‘探春’?!?明 俞弁 《逸老堂詩(shī)話》卷下:“ 徐天全 《雪湖賞梅》云:‘梅開催雪雪催梅,梅雪催人舉酒杯。折取瓊枝插船上,滿城知是探春回。’” 清 錢謙益 《迎春日偕河東君泛舟東郊作》詩(shī):“ 罨畫 山城畫舫開,春人春日探春來。”
(2). 明 代貢茶名。 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補(bǔ)遺·列朝·供御茶》:“上以重勞民力,罷造龍團(tuán),惟採(cǎi)茶芽以進(jìn)。其品有四,曰:探春、先春、次春、紫筍?!?/p>
(3).花名。屬木犀科,半常綠灌木,初夏開花,黃色。 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(shí)記·唐花》:“謹(jǐn)按《日下舊聞考》,京師臘月即賣牡丹、梅花、緋桃、探春諸花。”
- 越水繞碧山,周回?cái)?shù)千里。——— 李白越中秋懷
- 合歡若繡雙鴛鴦,出門便有連城價(jià)——— 李新謝王司戶惠紙被
- 及時(shí)須采掇,忍使棄蓬蒿——— 陳襄重陽(yáng)席上賦菊花
- 城中猘犬憎蘭佩,莫損幽芳久不歸。——— 李商隱贈(zèng)從兄閬之
- 白頭真避地,黃卷舊趨風(fēng)——— 戴表元送雙溪汪和仲往象山見周使兄弟
- 九金神鼎重丘山,五玉諸侯雜珮環(huán)——— 杜牧道一大尹存之、庭美二學(xué)士簡(jiǎn)于圣明…四韻呈上三君子
- 詞藻世傳平子賦,園林人比鄭公鄉(xiāng)。——— 皇甫冉館陶李丞舊居
- 太祖太宗兄授弟,兩派天源稱善繼——— 楊簡(jiǎn)歷代詩(shī)宋
- 性靈閑似鶴,顏壯古于松。——— 白居易寄白頭陀
- 四野萬里晴,千山一時(shí)曙。——— 白居易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