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山西崩,洛鐘東應(yīng)
詞典解釋
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:“ 殷荊州 曾問 遠(yuǎn)公 :‘《易》以何為體?’答曰:‘《易》以感為體。’ 殷 曰:‘銅山西崩,靈鐘東應(yīng),便是《易》耶?’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東方朔傳》:“ 孝武皇帝 時, 未央宮 前殿鐘無故自鳴,三日三夜不止。詔問太史待詔 王朔 , 朔 言恐有兵氣。更問 東方朔 , 朔 曰:‘臣聞銅者山之子,山者銅之母,以陰陽氣類言之,子母相感,山恐有崩弛者,故鐘先鳴。《易》曰“鳴鶴在陰,其子和之?!本烈?。其應(yīng)在后五日內(nèi)?!尤?, 南郡 太守上書言山崩,延袤二十餘里?!焙笠浴?a href="/hycd/t/t386650.htm" target="_blank">銅山西崩,洛鐘東應(yīng)”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響。 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槐西雜志三》:“此義易明,銅山西崩, 洛 鐘東應(yīng),不以遠(yuǎn)而阻也?!?梁啟超 《新民說》十六:“此中消息,殆如銅山西崩, 洛 鐘東應(yīng)。感召之機,銖黍靡忒。” 唐弢 《側(cè)面》:“銅山西崩, 洛 鐘東應(yīng),一唱一和,互相支持?!?/p>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。
銅山西崩,洛鐘東應(yīng)出處
使用例句
銅山西崩,洛鐘東應(yīng)是成語。
- 江皋二月斜風(fēng)急,拚逐飛花過短橋——— 呂徽之壺蜂
- 結(jié)發(fā)二十載,賓敬如始來——— 韋應(yīng)物傷逝(此后十九首,盡同德精舍舊居傷懷時所作)
- 予藏于湖,亦近世物——— 岳珂張安國書簡帖贊
- 欲撥金猊添沉水,病力厭厭不任——— 何夢桂賀新郎(三用韻寄舊宮怨)
- 一任階前、點滴到天明——— 蔣捷虞美人·聽雨
- 飛塵一騎關(guān)山曉,奔騰那知血濺道——— 程公許涪州荔子園行和友人韻
- 持以犬馬心,千里不得將——— 王安石寄二弟時往臨川
- 希夷自變剛?cè)崂?,述作縱橫道不窮——— 宋太宗逍遙詠
- 醉攜七尺霜前行,云錦山前灣幾曲——— 白玉蟾仙巖行
- 正人徒以刃相危,貪利忘忠死不為。——— 周曇春秋戰(zhàn)國門晏嬰